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学龄前患儿哮喘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儿科住院部160例学龄前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规范化治疗后停药随访1年,剔除失访与退出6例,最终纳入154例,根据有无复发分为复发组(91例)与未复发组(63例)。收集与记录患儿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儿哮喘复发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对应的干预策略。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哮喘患儿在监护人文化程度、哮喘家族史、哮喘严重程度、共存过敏性鼻炎、共存鼻窦炎、规范用药疗程、联合用药情况、停药季节、坚持定期复诊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儿监护人文化程度低(初中及以下)(OR=1.960,95%CI:1.714~2.206)、有哮喘家族史(OR=2.277,95%CI:1.850~2.705)、共存过敏性鼻炎(OR=2.034,95%CI:1.520~2.548)、重度哮喘(OR=1.866,95%CI:1.026~2.707)、春冬季节停药(OR=1.861,95%CI:1.704~2.018)是哮喘复发的危险因素,而规范用药疗程>12个月(OR=0.465,95%CI:0.304~0.712)、联合用药(OR=0.458,95%CI:0.297~0.705)、坚持定期复诊(OR=0.559,95%CI:0.389~0.803)是患儿哮喘复发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哮喘家族史、是否共存过敏性鼻炎、哮喘严重程度、是否坚持定期复诊以及是否规范、联合用药等为影响学龄前患儿哮喘复发的主要因素,临床可据此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

  • 标签: 哮喘 复发 儿童,学龄前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影响严重胰瘘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寿光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行胃癌根治术患者46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是否发生严重胰瘘将患者分为严重胰瘘组(n=24例)与非严重胰瘘组(n=4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手术资料及术后早期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预测胃癌术后严重胰瘘发生的第1、3天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水平的截断值,并比较不同淀粉酶分组的胰瘘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严重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术后第3天腹腔引流液淀粉酶、脾切除例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术后预测严重胰瘘发生的第1、3天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浓度(D-AMY)截断值分别为2 156 IU/L、596 IU/L,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胃癌术后第1、3天,高淀粉酶组胰瘘发生率为26.2%(16/61),明显高于低淀粉酶组的0.8%(3/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2,P < 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肥胖,脾切除,胃癌术后第1、3天腹腔引流液淀粉酶高于截断值是影响严重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肥胖,脾切除,胃癌术后第1、3天腹腔引流液淀粉酶高于截断值是影响严重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第1天D-AMY > 2 156 IU/L和第3天D-AMY > 596 IU/L可作为胃癌术后预测严重胰瘘发生的截断值。

  • 标签: 胃肿瘤 胃切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胰腺瘘 引流液 淀粉酶类 敏感性与特异性 影响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务工作者近5年内夜班总数对其BMI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6年1月—2020年12月抽取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务工作者的资料,医务工作者的体检数据来源于体检中心的电子信息系统,医务工作者的夜班数量及基本情况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取。本研究中的协变量包括分类变量与连续变量2种,其中分类型变量包括性别、职称、工作类型,连续型变量包括年龄、工作年限、收缩压、舒张压、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量、血小板、ALT、总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尿素、肌酐、尿酸、三酰甘油、总胆固醇、HDL-C、LDL-C、葡萄糖。使用广义加法模型和平滑曲线拟合处理夜班数量与BMI的关系。结果最终选择908名医务工作者的数据进行分析。908名医务工作者5年内平均夜班数量为(339.0±30.8)个,平均BMI为(22.88±2.08)kg/m2。调整混杂因素后,夜班数量与BMI呈非线性关系,拐点为634个。在拐点左侧,夜班数量与BMI间无显著关系(P=0.829)。拐点右侧两者之间关系显著,效应大小和95%可信区间分别为0.02和0.01~0.03。结论医务工作者近5年夜班数量>634个后,随着夜班数量增加,其BMI值显著增加。医院管理者可对每年夜班数量进行测算和规划,以降低轮值夜班对医务工作者健康的影响

  • 标签: 体重指数 医务工作者 夜班数量 非线性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坐骨神经离断修复对大鼠牵张成骨区骨再生的作用及机制。方法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选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运用随机抽样法分为A、B、C组。B、C组先分别于右侧坐骨神经行离断修复术,待神经愈合到8、12周后,3组分别行右侧股骨截骨延长外固定术(Ilizarov术)建立牵张成骨模型。股骨截骨延长术(Ilizarov术)前及术后行肌电诱导仪(EMG)检测周围神经电生理改变,术后每周行X线检查骨痂生成情况。矿化2、4、6周分别取材行四点弯曲实验和组织学染色检测牵张成骨区的骨再生情况。应用SPSS 21.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运用非参数检验评估,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图表通过GraphPad Prism 8.0绘制。结果A组在术前及术后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优于B、C组;矿化第2、4周,X线片示B组成骨优于A、C组;HE及Safranin O染色示B组局部毛细血管及软骨形成明显多于A、C组;免疫组化染色示B组牵张区骨桥蛋白(Opn)和骨钙素(Ocn)表达量高于A、C组;矿化第6周,四点弯曲实验示B组骨质量优于A、C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坐骨神经损伤骨延长组的牵张区骨再生较单纯骨延长组愈合良好,股骨延长过程造成坐骨神经损伤后其电生理改变呈周期性变化,该损伤在术后6周可逐渐恢复。

  • 标签: 神经修复 Ilizarov技术 肢体延长 动物模型 大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结直肠癌是发生于结肠或直肠的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为了提高结直肠癌的预后,需要进一步阐明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表观遗传能够直接影响结直肠癌的进展和转移,而组蛋白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组蛋白修饰手段,能够调控下游基因的转录过程。大量研究结果证实组蛋白甲基化对结直肠癌的进展产生影响,相关组蛋白甲基化及去甲基化的抑制剂可作为潜在的结直肠癌治疗药物发挥作用。对结直肠癌及其相关甲基化调控进行综述,总结组蛋白甲基化修饰的类型及其调控,论证组蛋白甲基转移酶与去甲基化酶参与结直肠癌进展调控方式,并总结组蛋白甲基化抑制剂对于治疗结直肠癌的潜在意义,探究相关抑制剂作为结直肠癌治疗药物的可能性。

  • 标签: 结直肠癌 表观遗传 组蛋白甲基化 甲基转移酶 去甲基化酶
  • 简介:摘要:就临床疗效而言,西医比中医更有优势。虽然西医无法彻底治愈这种病症,但却能减轻病人的暂时痛苦,为以后的治疗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在这一点上,西医有着传统中医所不能及的优势。从中国人民对西医的偏爱程度和依赖性来看,其在中国的药品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尽管在西医的研发上起步较晚,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西医水平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这对我们国家的医学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 标签: 西药制药 技术工艺 应用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外科手术以及多学科诊疗模式的开展对胃癌外科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中心队列研究方法,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癌专病数据库收集2000—2016年行胃癌外科手术治疗的4 516例原发性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依据治疗时间段分为第1时期段组(2000—2006年,胃癌规范化外科治疗探索阶段,967例);第2时期段组(2007—2012年,胃癌规范化外科治疗应用阶段,1 962例);第3时期段组(2013—2016年,胃癌规范化外科治疗策略优化与多学科治疗体系应用阶段,1 587例)。比较分析3组患者之间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差异。随访预后信息更新截止至2020年1月1日。全组病例最终随访率88.9%(4 016/4 516),中位随访时间51.58个月。生存曲线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绘制,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曲线间的比较。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及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第1、第2和第3时期段组D2/D2+淋巴结清扫比例分别为14.4%(139/967)、47.2%(927/1 962)和75.4%(1 197/1 587),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7.210,P<0.001);近端胃切除比例分别为19.8%(191/967)、16.6%(325/1 962)和8.2%(130/1 587),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100.020,P<0.001);中位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00 ml、100 ml和100 ml,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H=1 126.500,P<0.001)。同时还发现,中位淋巴结清扫数目第1、第2和第3时期段组分别为14枚、26枚及30枚,3组呈显著增加趋势(H=987.100,P<0.001)。生存分析显示,第1、第2和第3时期段组患者预期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5.3%、55.2%和62.8%,且第3时期段组与第1时期段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时期段(第3时期段组比第1时期段组,HR=0.820,95%CI:0.708~0.950,P=0.008)、接受术后辅助治疗(HR=0.696,95%CI:0.631~0.768,P<0.001)以及非上部肿瘤(HR=0.884,95%CI:0.804~0.973,P=0.011)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积极因素,而患者发病年龄≥65岁(HR=1.189,95%CI:1.084~1.303,P<0.001)、姑息性手术切除(HR=1.538,95%CI:1.333~1.776,P<0.001)、肿瘤长径≥5 cm(HR=1.377,95%CI:1.239~1.529,P<0.001)、肿瘤大体分型为Ⅲ~Ⅳ型(HR=1.165,95%CI:1.063~1.277,P<0.001)及肿瘤TNM分期Ⅱ~Ⅳ期(Ⅱ/Ⅰ:HR=1.801,95%CI:1.500~2.162,P<0.001;Ⅲ/Ⅰ:HR=3.588,95%CI:3.028~4.251, P<0.001;Ⅳ/Ⅰ:HR=6.114,95%CI:4.973~7.516,P<0.001)为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通过规范化外科手术治疗技术的实施以及多学科诊疗模式的开展,提高了胃癌外科诊疗质量,改善了胃癌患者的治疗预后。

  • 标签: 胃肿瘤 规范化外科治疗 淋巴结清扫 多学科诊疗
  • 简介:摘要探讨前列腺动脉栓塞术前行CT血管成像对缩短手术时间、降低辐射剂量的影响。对29例术前行CT血管成像(CTA)检查和34例未行CTA检查患者手术时间、曝光次数、曝光时间及总辐射剂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前列腺动脉栓塞术前行CTA检查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降低医患辐射剂量,对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管造影术 栓塞术,治疗性 前列腺增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时miR-155-5P对肺泡巨噬(MH-S)细胞白介素6、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表达的调控作用及中性粒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培养小鼠MH-S细胞并将其分为对照组、脓毒症组和miR-155-5P抑制物组,miR-155-5P抑制物组预先通过miR-155-5P antagomir完成转染,采用脂多糖干预脓毒症组和miR-155-5P抑制物组12 h,应用RT-PCR检测3组MH-S细胞miR-155-5P、白介素6 mRNA和MIP-2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细胞悬液中白介素6和MIP-2的浓度;再次将MH-S分为上述3组培养在transwell板的下室,CFSE荧光染料标记的中性粒细胞培养在上室,脂多糖干预后应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上室与下室细胞的荧光值,计算中性粒细胞的迁移率。结果脓毒症组MH-S细胞的miR-155-5P(8.04±0.65)、白介素6 mRNA(57.05±6.88)和MIP-2 mRNA(52.98±2.58)较对照组(1.00±0.00、1.00±0.00、1.00±0.00)表达明显上调(P<0.05);白介素6[(50.85±0.12)pg/ml]、MIP-2[(69.96±1.40)pg/ml]的浓度和中性粒细胞迁移率(64.36%)较对照组[(38.58±0.13)pg/ml、(56.00±0.29)pg/ml、30.98%]均显著增加(P<0.05)。而miR-155-5P抑制物组细胞的miR-155-5P表达(0.19±0.35)低于对照组(P<0.05),白介素6 mRNA(39.66±3.65)、MIP-2 mRNA(31.01±2.88)的表达及白介素6[(42.45±1.08)pg/ml]、MIP-2[(59.01±1.63)pg/ml]的浓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而低于脓毒症组(P<0.05)。结论脓毒症ALI时,肺泡巨噬细胞miR-155-5P基因高度表达,促炎因子白介素6 mRNA、MIP-2mRNA的表达均明显上调,其促进白介素6、MIP-2的产生,使中性粒细胞大量趋化迁移至肺内,造成肺损伤;而抑制miR-155-5P的表达,可以抑制白介素6、MIP-2的产生,从而减少中性粒细胞的趋化迁移,起到肺保护作用。

  • 标签: miR-155-5P 白细胞介素6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类 巨噬细胞 中性粒细胞 急性肺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基础资料综合分析,探究肩肘绷带、夹板联合干预内容、临床成效。方法:2019年12月,为抽取研究对象的起始时间,2021年8月为截止时间,全部对象均于本院就医,具体构成为: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而后分组,组别类型为:对照组、实验组,选取分组依据为:奇偶数字法,筛选患者病例数总计88;其中,44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收入对照组,44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收入实验组,其治疗方案为:“8”字绷带固定用于前者,“肩肘绷带联合夹板”用于后者,就2组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内容包括:临床指标(肩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有效、好转、无效)情况。结果:(1)“8”字绷带固定、“肩肘绷带联合夹板”治疗前,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比较肩关节功能评分、VAS评分,无数据差异,P>0.05;临床治疗后,相比对照组肩关节功能评分(73.59±4.52),实验组肩锁关节脱位患者(86.91±4.33)高,P<0.05;VAS评分中,实验组肩锁关节脱位患者(2.21±0.57)VS对照组肩锁关节脱位患者(4.34±0.42),数据低,P<0.05;(2)关于治疗总有效率,对实验组予以评测,数据(93.18%)相较对照组(77.27%),实验组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有更高显示,P<0.05。结论:“肩肘绷带联合夹板”治疗,不仅在其肩关节功能、疼痛程度改善方面,有较好作用,而且能够提高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总有效率,推广意义显著。

  • 标签: 肩锁关节脱位患者 肩关节功能评分 总有效率 肩肘绷带 夹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45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45例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程度、抑郁程度、生命体征。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BP、DBP和H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治疗过程中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于稳定患者生命体征、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系统化心理护理 ICU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自我效能在人格特质与学习投入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0年12月选择山东省6所全日制院校的4年制护理本科生2 17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大五人格量表简化版(CBF-PI-15)、学习投入问卷、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对其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AMOS 17.0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结果2 170名护理本科生CBF-PI-15 5个维度条目均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宜人性[(3.63±0.87)分]、责任心[(3.24±0.84)分]、外向性[(2.58±0.68)分]、开放性[(2.56±1.00)分]、神经质[(1.76±1.19)分]。2 170名护理本科生的学习投入问卷总分为(67.24±11.34)分、GSES总分为(29.64±5.47)分。护理本科生自我效能在神经质、责任心、开放性人格特质与学习投入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分别为42.64%、30.21%、48.67%。结论护理本科生的学习投入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理教育者可以通过提高护生的自我效能,改变神经质、责任心、开放性人格特质对学习投入的影响,从而提高护理本科生的学习投入水平。

  • 标签: 学生,护理 本科生 自我效能 人格特质 学习投入 中介效应
  • 作者: 曾骁 吴家沛 罗德毅 王起武 刘凯 王鹏 文娟 蒲永昌 吴洪 肖啸 胡振兴 钟秋月 沈宏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21年第06期
  • 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研究所,成都 610041,西部战区总医院泌尿外科,成都 610083,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617067,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泌尿外科,重庆 400042,绵阳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 510700,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641100,南充市身心医院泌尿外科 637000,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泌尿外科 401211,乐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614000,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西昌 615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国西南地区医疗机构尿动力学检查(UDS)质量及改进方法。方法以两阶段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第1阶段,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20年3—6月西南地区10家开展尿动力学检查的医疗机构;第2阶段,根据西南地区UDS开展情况,使用样本量估算公式,同时考虑报告抽取中的失访率,最终确定初筛样本量为350份。由于纳入研究的10家医疗机构UDS工作量相当,故从每家医疗机构抽取35份尿动力学检查图谱进入初筛。本研究最终分析的纳入标准:①患者病史记录清晰,临床资料完整;②UDS图像清晰;③UDS系统为水测压检测系统;④患者年龄>18岁。由2名具有10年以上泌尿外科尿控专业工作经验的人员,参考国际尿控协会(ICS)制订的指南及已发表的相关文献,独立对所有入组的尿动力学图谱进行质量评价。主要评价图谱赝像发生情况,图谱赝像分为非技术性赝像和技术性赝像。非技术性赝像包括:腹压变异、自由尿流率检查排尿量<150 ml。技术性赝像包括:非标准化调零、未能记录所有尿动力学参数、基线漂移、导管移位、排尿期逼尿肌生理性收缩与逼尿肌终末型无抑制性收缩误判、储尿期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与膀胱低顺应性误判。结果共150份尿动力学图谱纳入最终分析。非技术性赝像发生情况:腹压变异32例(21.3%)和自由尿流率检查排尿量<150 ml 21例(14.0%)。技术性赝像发生情况:非标准化调零28例(18.7%)、未能记录所有尿动力学参数8例、基线漂移16例、导管移位9例、排尿期逼尿肌生理性收缩与逼尿肌终末型无抑制性收缩误判12例和储尿期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与膀胱低顺应性误判24例(16.0%)。结论目前中国西南地区UDS的主要问题是操作者对于尿动力学基础知识理解欠缺,以及不能严格按照标准指南进行操作。可以通过规范UDS操作和及时地识别、纠正赝像,同时推进标准化尿动力学培训课程的开展等进行改进。

  • 标签: 尿动力学 多中心 随机抽样 质量回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患者自评和代评生活质量的差异性,为临床护理人员正确测评其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5—8月采取方便抽样方法,选取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山东省省立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165例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老年人及其主要照顾者一般情况调查表、阿尔茨海默病生活质量量表、中国版失智功能障碍评估量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简版老年抑郁量表、神经精神症状问卷以及照顾负担量表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为150份。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患者自评生活质量总分为(33.40±2.84)分,代评生活质量总得分为(31.45±3.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老年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合并疾病种类、功能障碍、抑郁状况、照顾负担是自评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照顾者与老年人关系、照顾者受教育程度、照顾者自评健康状况、日常生活能力、神经精神症状、照顾负担是代评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患者自评和代评生活质量存在差异性,建议通过提高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患者自评准确度及照顾者测评准确度减少差异,有助于提高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生活质量 老年人 自评 代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腹腔淀粉酶、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与临床相关胰瘘的关系,探讨其是否可作为胰瘘发生的早期预测指标及其准确性,为术后早期胰瘘的鉴别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寿光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21年12月诊断为胃癌并接受胃切除术的3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90例,女性182例,年龄28~83岁,平均年龄(63.5±10.6)岁。对胃癌术后第1天腹腔淀粉酶、第3天血清CRP和降钙素原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采用ROC曲线确定最佳截断值,计算最佳临界值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以及准确度。对影响胃癌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胃癌术后临床相关胰瘘发病率5.37%(20/372),包括B级胰瘘18例,C级胰瘘2例。胃癌术后预测临床相关胰瘘发生术后第1天淀粉酶临界值为2036 U/L,血清CRP临界值为18 mg/dL,降钙素原临界值为0.85 μg/L。单因素分析发现体重指数、胃癌术后第1天腹腔淀粉酶、术后第3天血清CRP及降钙素原均是胃癌术后胰瘘发生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体重指数>25 kg/m2、术后第1天腹腔淀粉酶>2036 U/L和术后第3天血清CRP>18 mg/dL是预测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胃癌术后第1天腹腔淀粉酶和第3天血清CRP联合预测临床相关胰瘘发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7.6%和90.4%。结论胃癌根治术后第1天腹腔淀粉酶和第3天CRP联合预测临床相关胰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胃癌术后第3天的降钙素原预测临床相关胰瘘的准确度有限,不推荐其作为胃癌术后胰瘘的早期预测指标。

  • 标签: 胃肿瘤 淀粉酶类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胰瘘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