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康复治疗力和阴道紧缩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20年-2021年收治的产妇共144例,按照后续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常规盆地康复训练)与实验组(生物反馈与电刺激联合康复治疗),每组各72例。并对比两组产妇的力改善情况与阴道紧缩度情况。结果:经治疗,实验组产妇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阴道紧缩度情况优于对照组,因此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康复治疗可以改善产妇力状况,且能增加阴道紧缩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 盆底肌 肌力 阴道紧缩度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技术用于女性功能障碍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而试验组给予康复技术干预。统计两组女性的综合力及其电位等指标。结果数据指出,试验组经过康复技术治疗后的电位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P<0.05。两组女性综合力评定可知,试验组在康复技术治疗后的效果更佳。差别显著存在,P<0.05。结论临床采用康复技术用于女性功能障碍有着较好的疗效,可以改善患者的综合力,保证了患者的电位。

  • 标签: 盆底康复技术 盆底功能障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在女性生存质量提高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随机将2020年1月-2021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106例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盆底功能 生存质量 盆底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康复护理中加入早期高压氧治疗对出现肢体偏瘫的脑梗塞患者康复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我院曾收治大量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肢体现象的脑梗塞患者,我院研究人员从中随机选取了200例患者作为基本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等数量的两组,研究人员将在护理过程中采取常规护理方式的组别命名为对照组,而将选择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早期高压氧治疗的配合的组别命名为实验组。此研究主要运用控制变量法,具体表现为以加入早期高压氧的治疗为唯一变量,其他条件均相同,来探究在康复护理中加入早期高压氧治疗对于出现肢体偏瘫的脑梗塞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最后,通过两组患者的术后效果的比较,以及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来进行具体判断。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200位患者的正常活动均得到相应改善和提高,但实验组患者的效果更加显著,根据量化分数的实际体现,可以得到,p

  • 标签: 早期高压氧治疗 康复护理 脑梗塞患者 肢体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感觉训练及康复治疗对平衡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眩晕中心2020年1至12月就诊的95例平衡障碍患者,根据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指南及专家共识常规治疗后,恢复欠佳或未达到满意治疗效果的患者,经全面评估后,行多感觉训练及康复治疗1个月。对治疗前后的眩晕视觉模拟评分(VAS)、眩晕障碍量表(DHI)、Berg平衡量表(BBS)、平衡信心量表(ABC)、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9项患者健康问卷(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行多感觉训练及康复治疗的平衡障碍患者95例,男34例,女61例,年龄(44±14)岁。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个月后VAS[(2.1±1.1)分比(5.9±2.5)分,P<0.01]、DHI[(15.6±7.7)分比(33.1±13.2)分,P<0.01]、SSS[(1.5±0.6)分比(2.4±0.8)分,P<0.01]、PHQ9[(6.0±2.7)分比(8.6±4.3)分,P=0.01]、GAD7[(5.2±2.6)分比(9.5±2.8)分,P<0.01]评分均降低;BBS[(53.4±10.0)分比(34.8±10.7)分,P<0.01]和ABC[(89.6±8.0)分比(55.7±21.8)分,P<0.01]评分均升高。结论多感觉训练及康复治疗能有效提高平衡障碍人群的眩晕控制率和平衡能力,降低摔倒风险,并可改善患者精神心理状态,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眩晕 平衡障碍 多感觉整合 康复 跌倒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前庭自旋转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 test,VAT)在单侧前庭功能低下(unilateral vestibular hypo function,UVH)患者前庭康复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方法回顾性研究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诊断为UVH且行前庭康复治疗的48例患者。其中男21例,女27例;平均年龄46.9岁;梅尼埃病25例,突发性聋伴眩晕13例、前庭神经炎10例;病程5 d~10年。全部患者均进行4~6周个体化前庭外周康复训练(包括前庭眼反射训练和前庭脊髓反射训练)。所有患者均采集详细病史及相关检查资料,收集康复治疗前后VAT不同频率的增益、相移及非对称性等参数,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分别对康复前后2.0~5.9 Hz实测值与标准值差值的绝对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UVH患者在前庭康复治疗前,VAT增益异常发生率为62.5%(30/48),相移异常发生率为56.3%(27/48),非对称性发生率为16.7%(8/48);康复治疗4~6周后,增益异常发生率为22.9%(11/48),相移异常发生率为31.3%(15/48),非对称性发生率为12.5%(6/48);与康复前相比,康复后增益和相移异常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VAT水平增益在2.0~3.9 Hz显示康复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4.3~5.9 Hz显示康复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水平相移在5.9 Hz显示康复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在2.0~5.5 Hz显示康复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VAT垂直增益在4.3 Hz显示康复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余频率康复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康复治疗前后的VAT垂直相移和非对称性在各个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VAT可用于监测UVH患者前庭康复治疗前后多频率段的变化趋势,以期为个性化康复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 标签: 前庭功能低下 前庭自旋转试验 前庭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快速康复护理对骨折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96名行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象,每组各48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施以快速康复护理。分析比较两组下床、出院时间以及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率情况。结果观察组下床(7.21±1.49)及出院时间(14.09±1.98)均少于对照组(12.74±2.13;22.11±2.75),各项结果差异显著(t/P值:25.721/0.001;28.042/0.001);且该组护理质量总满意率(97.92%)也明显高于对照组(81.25%),结果差异显著(x2/P值:2.011/0.001)。结论对骨折术后患者运用快速康复护理对患者康复起积极作用,能够缩短患者下床及出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率。

  • 标签: 骨折 术后护理 快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女性尿道形态和活动度与压力性尿失禁(SUI)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20年4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176例单纯SUI妇女和132例健康妇女,在压力咳嗽试验(CST)中应用经会阴底超声测量尿道漏斗、膀胱颈部下降距离(BND)、尿道旋转角和膀胱后角(RVA)评估膀胱颈部的形态和活动度,应用UMP软件测量从尿道内口到外口等距离分布的6个点的位移向量(向量1~6)评估尿道节段性活动度。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并应用ROC曲线和Logistic回归分析超声参数与SUI的关系。结果SUI组尿道漏斗发生率明显增加(27.8%对3.0%)、BND[(25.2±7.4)mm对(21.5±8.6)mm]、RVA[(171.5±26.3)°对(159.4±26.6)°]以及向量1~6[(2.97±0.89)、(2.93±0.75)、(2.67±0.67)、(2.34±0.66)、(2.27±0.67)、(2.36±0.69)对(2.59±1.03)、(2.54±0.83)、(2.27±0.64)、(1.99±0.50)、(1.94±0.49)、(2.05±0.53)]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均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道漏斗、向量3和向量4预测SUI的OR值分别为10.06(95%CI=4.18~24.20)、2.71(95%CI=1.81~4.05)和3.21(95%CI=2.01~5.14)。结论经会阴底超声可以实时评估CST中膀胱颈部和尿道的形态特征和活动度。尿道漏斗及中段尿道高活动度是可用于预测SUI的超声参数。

  • 标签: 超声检查,经会阴 压力性尿失禁 尿道活动度 尿道漏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吞咽困难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82例接受康复护理的脑卒中患者做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时期我院收治的80例未接受康复护理的脑卒中患者做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有效的康复护理,能够提高恢复效率,促进机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困难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术显微镜下眼外调整缝线式手术治疗复杂性斜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的191例复杂性斜视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行手术显微镜下眼外调整缝线手术矫正斜视,其中83例为超长量手术。全麻苏醒后或次日观察眼位及有无复视或复视是否消失,如需调整缝线则在局麻或全麻下进行调整。随访观察6个月。结果术后全部眼位矫正良好、复视消失,未出现肌肉滑脱等并发症。结论对复杂性斜视行手术显微镜下眼外调整缝线斜视矫正术,手术成功率较高,手术反应少。

  • 标签: 斜视,复杂性 手术,调整缝线式,手术显微镜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护理对剖宫产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 80例剖宫产患者实施此次研究,时间为 2018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根据抽签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综合康复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疼痛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护理 24h、 48h、 72h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在剖宫产产妇中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效果显著,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 标签: 综合康复护理 剖宫产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护理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作用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3月经本院救治性心肺复苏患者68例,将以上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急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动脉分压指标和心率指标以及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比较,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血动脉分压与心率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血动脉分压与心率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诊护理 心肺复苏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总结4例婴幼儿颅内非典型畸胎样/横纹样瘤的诊疗经验。4例患儿中,男3例,女1例;年龄为9~34个月。肿瘤均为颅内巨大占位,最大径>5 cm;其中位于小脑幕上左侧颞岛叶1例,小脑幕下3例。肿瘤全切除3例,活组织检查术1例,术后均经病理确诊。4例患儿的随访时间为3~12个月,术后化疗1例,该患者目前仍存活但肿瘤复发;余3例拒绝化疗,于术后3~4个月死亡。婴幼儿颅内非典型畸胎样/横纹样瘤是相对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总体预后很差,手术加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优质护理在胰腺炎患者康复期中的护理效果。方法:行随机抽样法 从我院接受治疗的 胰腺炎患者中抽取 40 例作 为研究对象,将行常规护理方式的 20 例患者命名为对照组,将行优质护理干预的 20 例患者命名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及护理服务质量情况。结果:行优质护理的研究组护理服务质量及临床治疗有效率均明显优于行常规护理方式的对照组( P<0.05 )。结论: 优质护理在胰腺炎患者康复期中的护理效果显著,不仅能提高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还能明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优质护理 护理服务质量 临床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恢复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常规护理)45例,实验组(早期康复护理)45例。观察护理满意度及患者运动功能评分。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要高,实验组运动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要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可促使其肢体恢复,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手术室环境对患者康复的影响及相应护理策略,以提供改善患者术后恢复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法,82例患者被纳入研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专门的手术室环境护理,包括温度和湿度控制、噪音控制、心理护理和术后康复指导。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指标包括康复情况、疼痛管理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康复时间缩短且术后疼痛程度显著减轻。患者满意度在实验组明显提高。结论:手术室环境护理策略对患者康复有积极影响,能够加快康复进程、减轻术后疼痛并提高患者满意度。因此,实施这些策略可改善患者手术体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 标签: 手术室环境 患者康复 影响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康复护理在急性腰扭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以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6例急性腰扭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给予观察组患者康复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3.72%(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改善急性腰扭伤患者各项症状和疼痛程度,是提高患者治疗质量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康复护理 急性腰扭伤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针对性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探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个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则给予针对性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以及遵医行为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干预后的观察组不管是在生活质量、遵医行为以及护理满意度上都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针对性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严格遵循医生嘱咐,在临床治疗中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 标签: 针对性康复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 生活质量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8月92例脑梗死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对比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期康复护理有效提升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分期康复护理 脑梗死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