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整整四天,仲联先生连梦里都在喊我的名字,直到去世。我悲痛万分。只恨我被恶病缠身,不能行动半步。从现在起,我的恩师都不在了,从此再也没有如父如兄的长辈来教导我、督责我了,我当永远记住恩师的教训,他们的治学和为人,永远是我的榜样,他们的人虽然走了,但他们的精神却会在我的心里永存!

  • 标签: 钱仲联 高校 教师 治学态度 师生关系 教书育人
  • 简介:几十年来,我所交往的前辈名公,有不少我已写了文章,但也还有不少一直没有写过文章,现在趁此结集之际,补上一笔,借酬宿愿。一我认识的前辈中年龄最大的是苏局仙老先生。我与他通信交往时,是在七十年代末,那时他已将近百岁。事情有点偶然,记得是吴恩裕先生的夫人骆静兰女士,有一天告诉我:中华书局的一位朋友想求我为他的朋友作画,问我可不可以?我当时就答应了,画了

  • 标签:
  • 简介:我与海老的交往,记得是在七十年代后期。那时海老到北京来举办画展,有一天,海老同夏师母突然到我办公处来看我,但我恰好不在,后来我到北京饭店去看望了海老,这是我们第一次见面。海老是从老友辛眉处了解我的,并由辛眉兄给我写了信。海老嘱咐我为他的画展写一篇序。辛眉兄的信也是这么说的。海老的画展,有何等的分量。我自觉惶恐,但海老的殷殷嘱咐,我又不能推辞,好在时间还早,我可以认真准备。——谁知那时『文革』的余风未尽,为了阻止海老的画展,暗地里的潜流很多。幸而在文化部

  • 标签: 刘海粟大师
  • 简介: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两句话,把读书和行路联系了起来。当然,这里的行路,不是指一般的行路,而是指游览,用现代的话来说,叫做旅游,或者也可以叫做考察、调查等等。古人是很重视这一点的,试看古代的大学问家、大诗人,大都都经历过所谓漫游的生活,司马迁是如此,李白、杜甫、苏轼、陆游等等也无不如此。

  • 标签: 杜甫诗 大学问家 李孝光 万卷书 剪刀峰 天开图画
  • 简介:一九八一年秋天,我应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邀请,到该校去讲学,寓居加州PaloAlto。后来我又应哈佛、耶鲁大学的邀请,到哈佛、耶鲁去访问,并作学术讲演。之后,我又到纽约,访问了哥伦比亚大学。在此期间,我会见了在美国的著名的华人学者和美国学者,如哈佛的韩南教授,耶鲁的余英时教授,纽约的唐德刚教授、夏志清教授等。在加州,我与王靖宇教授、刘若愚教授、高恭亿教授更是过往较多。上面这许多学界的朋友,都给我很深的印象,这种国际间的学术上的友谊,我感到非常珍贵,因而也时时会引起我美好的回忆。

  • 标签: 侯北人 人兄 王靖宇 美国斯坦福大学 华人学者 余英时
  • 简介:一九六○年到一九六四年前后,戏剧界展开了一场关于历史剧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历史剧创作中关于史实与虚构的关系问题。当时众说纷纭,现在也无须一一详述,但其中有一种意见,认为历史剧描写历史人物,应该与历史人物一模一样。即以写历史人物岳飞为例,认为对岳飞的封建忠君思想与岳飞的爱国主义思想应该并重,甚至认为岳飞的爱国主义思想是通过封建忠君思想(忠于宋高宗赵构)表现出来的,因为赵构是代表当时整个国家民族的。所以描写了岳飞的封建忠君思想(忠于投降派赵构)也

  • 标签: 精忠旗 赵构 爱国主义思想 历史剧创作 忠君 历史人物
  • 简介:云乡同志的《红楼识小录》已经脱稿了,要我写几句话,作为“序言”。我识云乡同志已经多年,每与他相对,其诚朴有如乡人,而言谈皆务实际,博学多识,纵贯旁通,所以我每次与他晤谈,都不觉日西,可见我们共同的癖好。我幼年读《红楼梦》,开始毫无兴趣,简直不可终卷,是什么原因呢?一是书中描写的生活、情节、感情、思想,我无法理解;二是书中涉及的典章制度名物衣著,种种名称实在太繁复了,我简直是摸不着头脑,所以读起来不免有点昏昏然,可见我当时欣赏

  • 标签: 识小录 博学多识 昏昏然 典章制度 《红楼梦》研究 “双百方针”
  • 简介:千百年来,无数著名的地理书以及社会传闻,都说项羽从东城败退到全椒县的“九头(斗)山”,在这里与汉兵打了九仗,又败退到乌江自刎。本文经过实地调查,证明项羽是死于东城而不死于乌江。他根本没有能到全椒县,全椒县也从来没有过“九头(斗)山”。1988年新修的《全椒县志》已取消了“九头(斗)山”之说,改正了历史上传闻之误。本文对七种古代的地理名著,作了层层分析,指出其谬误的原因,都是未经实地调查。

  • 标签: 全椒 九头(斗)山
  • 简介:千百年来人们都认为项羽自刎于乌江,笔者认为项羽不死于乌江,而是死于东城。本文从《史记》涉及项羽之死的所有叙述,以及项羽败退的路线来论证项羽是死于东城而不死于乌江。死于乌江这个误解是从《史记正义》开始的,但还只是说项羽败退到乌江,并没有说他自刎。到元代金仁杰把项羽之死戏剧化了,于是纔有了项羽乌江自刎之说,一直以讹传讹到现在。本文从调查入手,又分析了古籍的讹误,作出了新的结论。

  • 标签: 垓下 阴陵 东城 乌江
  • 简介:我与俞宏理相识,已经有十多年了,我每次去黄山,总是先在屯溪,由俞宏理等几位朋友安排,而且我多半喜欢住在花溪饭店的北房,可以俯瞰横江,遥望车水,并可看到二江合流后的浙江,也即是名画僧渐江命名的由来,现在已统称为新安江。

  • 标签: 俞宏理 山水画 绘画风格 绘画评论
  • 简介:在《石头记》的抄本史上,现存纪年最早的抄本,是署“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的本子。甲戌是乾隆十九年(1754),比己卯、庚辰都要早。但现存的甲戌本,是过录本,不是甲戌原本,而且只残存十六回:即第一回至第八回,第十三回至第十六回,第二十五回至第二十八回。看来是四回装~册。现存的一至八回,是第一、二两册,第十三回至十六回是第四册,第二十五回至第二十八回是第七册,如果甲戌本也是八十回的话,则应该是共二十册。我觉得这个可能性是很大的。但刘铨福于同治二年癸亥(1863)五月廿七日跋云。

  • 标签: 甲戌本 曹雪芹 逝世240周年 《脂砚斋重评石头ii2》 《红楼梦》 文学研究
  • 简介:我们在金秋十月最好的时光,又一次在扬州欢聚了。大家知道,扬州是《红楼梦》的故乡,也是曹雪芹的故乡,因为当年的曹寅既是江宁织造,又是两淮巡盐御史,在南京和扬州都有他的衙署,也都有他的住处,曹寅当年就是在扬州病故的。

  • 标签: 《红楼梦》 文学评论 扬州市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 古代小说
  • 简介:黄明兰、朱亮同志的新著《洛阳名碑集释》即将付梓了,要我作序,我于碑刻虽有爱好但并无研究,岂能作序。但我是本书的第一个读者,我可以谈谈我的读后感,所以就把我匆促读完此书的初感,随笔写下来,说它是随感也好,说它是笔记也好,总之是不拘一格的信笔所至。

  • 标签: 《洛阳名碑集释》 黄明兰 朱亮 碑刻 体例 艺术价值
  • 简介:<正>李煦是曹寅的妻兄,是内亲,康熙五十一年七月曹寅在扬州病故后,其后事都由李煦料理,包括曹寅名下所有盐务上的亏空,亦由李煦奏请补赔。康熙五十四年正月曹颙在京病故,其后事及家庭事务,也都是李煦一手料理的,李煦在给康熙的奏折里说:

  • 标签: 曹寅 李鼎 盐差 档案史料 事务 盐课
  • 简介:<正>我的《春草集》能在台湾出版,这是我非常高兴的事。我很早就向往着台湾,抗日战争胜利那年,我的几位同学都到台湾去了,他们希望我去,寄回来不少照片,但我没有能去。我喜欢旅游,喜欢对研究的问题作实地的考察和验证,在大陆除西藏和青海两省因为身体条件没有能去外,其他各省我都去了。不少地方我还去了不止一次,例如新疆就去了两次,敦煌也去了两次,今年还准备作第

  • 标签: 台湾出版 抗日战争 西藏 身体条件 大陆 敦煌
  • 简介:论《书剑恩仇录》冯其庸一《书剑恩仇录》是金庸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他创作这部小说时,还只有30岁,恰好是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年纪。《书剑恩仇录》的题材是采用他家乡海宁最为流传的一个民间传说:乾隆皇帝是海宁陈阁老的儿子。雍正使用调包计把自己的女儿换了陈阁...

  • 标签: 陈家洛 武侠小说 《周易》 艺术形象 乾隆皇帝 庖丁解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