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以路径依赖的分析方法来考察福利改革以来分配内部的变迁,其方法的核心是以社会开支作为测量变量,并以路径依赖作为理论依据来衡量政府角色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自福利改革以来,福利福利状况并不是紧缩,而是调适和重构;其政府的角色并未减少,反而扩大,且政府的二次分配能力也在扩大。这一结果有力地证明,传统观点所谓福利改革是纯粹的私有化改革这一论调是站不住脚的。

  • 标签: 福利国家分配系统 路径依赖 政府角色 二次分配
  • 简介:生产系统是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关于"劳动生产"的论述基础上逐步产生的,是基于国家和社会关系基础之上而形成。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福利的兴起,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并在原有的资本主义生产系统的基础上衍生出了福利生产系统。然而,福利生产系统的内部是存在差异的——这一点往往被国内学者所忽视。从国家和社会关系视角来剖析这种差异,能更深刻地理解以福利为代表的资本主义世界内部的不同,并有助于重新审视所谓福利的"私有化"改革,其本质上只是生产系统的私有化改革——这是由福利生产系统的本质属性决定的。

  • 标签: 福利国家生产系统 国家和社会关系 福利国家类型学
  • 简介:福利改革的市场化行为主要发生在生产系统领域,而不是过去所认为的全方位的市场化。这一点在理论推演上已经获得了证实——因为生产系统具有市场性和商品性特征,天然从内在驱动其市场化。从经验上来验证生产系统的市场化,可通过建立一个新的三维框架,尝试进行这项工作:一维是福利的三种类型即斯堪的纳维亚、欧洲大陆和盎格鲁·撒克逊;二维是以企业所有权变化、企业和福利供给变化为研究方法;三维是借用自由市场经济体和协调性市场经济体的划分。由此框架通过经验性事实来分析福利生产系统的变迁。研究结果表明,福利生产系统市场化持续存在。其重要意义在于,确证了福利改革本身的复杂性——市场化主要集中发生于生产系统领域;这意味着在别的领域,非市场化因素如政府角色扩张、二次分配力度扩大也构成了福利改革进程中的重要特征。

  • 标签: 福利国家生产系统 自由市场经济 协调性市场经济 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