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孕女性应用赠卵与自卵行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冻融胚胎移植(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and 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ICSI-FET)助孕治疗的围产期结局。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6年6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CSI-FET并临床妊娠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应用赠卵的73例患者(受卵组)和同期应用自卵的550例患者(自卵组),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对其匹配得到受卵组47例和自卵组131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数据和围产期结局的差异,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与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其围产期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受卵组的双侧窦卵泡计数(3.08±4.78)和基础雌二醇水平[(71.55±45.29)pmol/L]均显著低于自卵组[14.95±6.42,(132.84±74.89)pmol/L,均P<0.001]。受卵组单胎活产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2 916.48±537.55)g]低于自卵组[(3 326.67±503.43)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受卵组和自卵组相比,早产率[21.28%(10/47)比16.03%(21/131),P=0.416]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12.77%(6/47)比7.63%(10/131),P=0.448]均有升高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赠卵ICSI-FET降低了单胎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MD=-388.225,95% CI=-625.914~-150.537,P=0.002)。结论赠卵ICSI-FET围产期结局相对安全,但其单胎活产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低于自卵ICSI-FET。

  • 标签: 精子注射,细胞质内 冻融胚胎移植 赠卵 自卵 围产期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RT)与自然妊娠(natural conception, NC)受孕稽留流产患者绒毛组织各型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及分类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共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637例稽留流产患者的绒毛组织,根据受孕方式将患者分为ART组和NC组,再根据采用不同的ART助孕方式进一步将ART组分为夫精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 by husband, AIH)、体外授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 IVF)、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三组。通过高通量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技术检测稽留流产患者绒毛组织的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 CNVs)和染色体数目的异常。结果637例稽留流产患者的绒毛组织染色体检测结果中,染色体CNVs和数目正常的绒毛组织占样本总例数的45.2%(288/637),染色体CNVs和数目异常的绒毛组织占样本总例数的54.8%(349/637)。其中CNVs占比3.8%(14/637),染色体数目异常占比52.5%(335/637)。ART组与NC组绒毛组织染色体异常率分别为59.2%(226/382)、51.0%(130/2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IH组、IVF组、ICSI组绒毛组织染色体异常率分别为52.1%(25/48)、58.9%(146/248)、64.0%(55/86),与NC组相比,IVF组和ICSI组绒毛组织染色体异常有升高趋势,四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总体ART助孕不增加女性稽留流产绒毛组织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但IVF/ICSI助孕较自然受孕及AIH助孕,稽留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率有增高趋势。

  • 标签: 生殖技术,辅助 稽留流产 绒毛染色体 非整倍体 染色体拷贝数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