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灶清除联合全乳探查冲洗联合一期微整形治疗肉芽肿小叶乳腺炎的效果。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于2017年3月至2019年9月入组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拟接受手术治疗的肉芽肿小叶乳腺炎患者。根据文献报道及前期工作基础,采用优效检验计算样本量,共纳入97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52例患者行病灶清除联合全乳探查冲洗联合一期微整形术(观察组),45例行经验乳腺病灶切除术联合筋膜组织瓣成形术联合乳头乳晕矫正术(对照组)。主要研究终点为复发率,次要研究终点为手术并发症、切口愈合时间、术后患者满意度等。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χ²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结果两组均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随访(15.2±1.9)个月(范围:12~24个月),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7%(4/52)比6.7%(3/45),P=1]、引流时间[(8.6±0.6)d比(8.4±0.8)d,t=1.921,P=0.053]和住院时间[(7.7±0.6)d比(7.6±0.5)d,t=1.633,P=0.10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3.8%(2/52)比24.4%(11/45),χ²=8.819,P=0.003],观察组美容效果(Z=-2.657,P=0.008)和患者满意度(Z=-5.730,P=0.000)优于对照组。结论病灶清除联合全乳探查冲洗联合一期微整形术对难治肉芽肿小叶乳腺炎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及美容价值。

  • 标签: 肉芽肿性乳腺炎 乳房切除术,区段 乳房成形术 复发
  • 简介:摘要本研究前瞻纳入526例甲状腺恶性肿瘤伴左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手术治疗患者,采用胸导管精细解剖显露法后行择区颈淋巴结清扫术。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仅2例出现乳糜漏,均为低流量,平均最高引流量为151 ml/d,乳糜漏发生率为0.4%。“胸导管解剖保护”法能显著降低术后乳糜漏的发生率,手术方式简单,临床效果满意,或可作为一种有效预防乳糜漏的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腋窝淋巴结功能分区清扫减少乳腺癌相关上肢淋巴水肿的有效与安全。方法前瞻纳入 2018年7月至2019年2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拟行手术的临床评估淋巴结阳性或前哨淋巴结阳性的女性乳腺癌患者 168 例。利用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表分为腋窝淋巴结功能分区清扫组(试验组)和标准腋窝淋巴结清扫组(对照组)。所有试验组患者均用亚甲蓝示踪前哨淋巴结,随后0.1 ml亚甲蓝缓慢注于蓝染的前哨淋巴结进行分级显影以显影输出淋巴管及下一站淋巴结,钝性分离输出淋巴管,完整显露蓝染的乳腺淋巴引流。移除前哨淋巴结,送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若前哨淋巴结为阳性,移除下一站蓝染乳腺淋巴结,同时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若第二站蓝染乳腺淋巴结为阴性,腋窝淋巴结清扫至第二站淋巴结范围。收集所有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上臂固定点周径体积测量法、诺曼问卷评分法,评估两组患者上肢淋巴水肿;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水肿率、局部区域转移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年龄为(50.3±8.0)岁,对照组年龄为(51.1±9.0)岁。试验组患者中,88.1% (74/84)成功施行腋窝淋巴结功能分区清扫,分级显影失败患者行标准腋窝淋巴结清扫并移除试验。比较试验组(n=74)与对照组(n=84)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组织学类型、手术方式及辅助治疗方法,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69±15)、(123±12) min (范围:145~198、103~146 min) (P<0.001);移除淋巴结数量[M (Q1,Q3) ]分别为 8.3 (6,15)、12.9 (7,18)枚(P=0.019)。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24和 23个月)内,周径测量法发现的累积水肿率分别为 10.8% (8/74)、23.8% (20/84) (P=0.033),诺曼问卷调查发现的累积水肿率分别为 12.2% (9/74)、27.4% (23/84) (P=0.018)。两组患者随访时间内均未出现局部区域复发事件。结论对临床淋巴结阳性或前哨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功能分区清扫可能是减少腋窝清扫范围、降低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风险的有效术式。

  • 标签: 乳腺肿瘤 腋窝淋巴结清扫 上肢淋巴水肿 前哨淋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