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腹腔镜下近端切除食管吻合肌瓣成形(SFT)的患者的短期疗效。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7例病理学明确诊断为原发性上部癌的病例资料。7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为58.3岁;平均体质指数为23.8 kg/m2;肿瘤均位于贲门下后壁,其中5例术前病理分期为高分化腺癌,2例为中分化腺癌。对7例食管结合部中、高分化腺癌患者行腹腔镜下近端切除食管吻合肌瓣成形,采用倒刺线连续缝合共同开口及肌瓣包埋吻合。观察患者中、术后恢复和病理情况。结果全部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平均280(250~290) min,中出血量平均40(20~70) ml,无一例中转开腹情况。患者排气时间平均3(3~4) d,术后第6天行上消化道水溶性造影检查均排除吻合漏及吻合狭窄,恢复经口进食,拔除营养管,进食流质时间平均6(6~7) d,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8~10) d。术后清扫淋巴结平均22(19~24)枚。术后病理分期分别为T3N1M0,T2N1M0、T3N2M0、T2N2M0、T3N2M0、T2N1M0、T3N2M0。结论腹腔镜下近端切除后肌瓣吻合的近期疗效令人满意,但尚需进一步随访观察,以明确该治疗方案的远期疗效。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 近端胃切除 单肌瓣成形术
  • 简介:摘要根治性胃癌切除联合D2淋巴结清扫,作为胃癌患者的标准式在国内外各大医疗中心已广泛开展。然而对于淋巴结的具体清扫范围,至今仍存在争议。在最新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中,第14v组淋巴结(沿肠系膜上静脉根部)再次被定义为区域性淋巴结,并且明确了远端胃癌出现幽门下区域淋巴结(第6组)转移,建议行D2+肠系膜上静脉(第14v组)淋巴结清扫。为了探讨第6组和第14v组淋巴结在胃癌根治中清扫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本文通过国内外文献复习发现,第6组淋巴结转移与第14v组淋巴结转移有关;第6组淋巴结状态是第14v组淋巴结阴性状态和假阴性率的有效预测因素;对于第14v组淋巴结阴性、而第6组阳性的胃癌患者,第14v组的清扫可能也有一定的意义。根治性胃切除中,增加第14v组淋巴结清扫是安全的,但重要的是,要区分可以从第14v组淋巴结清扫中受益的患者人群。我国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梁寒教授目前牵头的一项关于国内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的临床试验(NCT02272894),有望为第14v组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提供更高级别的证据。

  • 标签: 胃肿瘤 淋巴结清扫术 幽门下区域淋巴结 第14v组淋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