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与低通量血液透析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感染风险和炎指标的影响,提出预防护理对策。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血液透析的8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高通量透析组(43例)和低通量透析组(41例)。高通量透析组给予每周2次低通量血液透析联合1次高通量血液透析,低通量透析组给予单纯的低通量血液透析,两组均持续透析12个月。比较两组透析期间感染发生率、透析前后炎指标变化情况。结果透析期间高通量透析组感染率低于低通量透析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12个月后血清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6(IL-6)均较干预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个月后,高通量透析组血清内毒素、TNF-α、IL-1及IL-6均低于低通量透析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可降低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机体的炎症状态,降低患者感染风险。在透析过程中加强透析用水质量、加强监测力度、增强患者营养以及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质量,确保治疗安全。

  • 标签: 透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 感染风险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