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简述了EPC总承包施工现场管理中的管理策划、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安全管理、档案管理等的控制点,了解施工各阶段如何规范管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达到极佳的管理效果,使我们在管理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管理经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力争在同行业中树立标杆形象,使我们的EPC总承包管理趋于成熟。

  • 标签: EPC 管理 控制
  • 简介:摘要:在现代交通运输网中,路桥、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既要超越以往的作用,又要能满足现今交通的庞大和繁重的需要。随着交通运输能力的快速提高,路桥桥梁的建设也在不断地发展。目前,为了使项目的造价降到最低,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必须加强对项目的物料和资金的管理。本文对路桥桥梁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物资控制与财务预算控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分析,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 标签: 路桥施工企业 材料管理 预算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黑龙江省未成年人急、慢性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未成年人布病的诊断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北大荒集团总医院收治入院的未成年人布病患者的病历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感染科确诊的150例未成年人布病患者,按临床分型分成急性组125例、慢性组25例;同时选取门诊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未成年人急、慢性布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及误诊情况;分析比较未成年人急、慢性组及对照组实验室检测结果[血常规、肝功能、心肌酶、全血C-反应蛋白(CRP)、血培养]。结果2016 - 2020年未成年人布病在同年总布病患者中占比分别为3.26%(37/1 136)、2.50%(28/1 119)、3.31%(36/1 088)、2.80%(35/1 250)、2.00%(14/701)。急、慢性布病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66∶1.00(78/47)、1.27∶1.00(14/11);学龄期患病率最高[35.2%(44/125),44.0%(11/25)],婴儿期最低[2.4%(3/125)、0(0/25)];3 - 6月最常见[52.8%(66/125)、44.0%(11/25)];分布在齐齐哈尔市较多[19.2%(24/125)、28.0%(7/25)];易感因素以牛/羊接触最多[89.6%(112/125)、96.0%(24/25)],急性组出现罕见感染因素即哺乳期患病1例。两组出现4种典型症状的分别有32例[25.6%(32/125)]、8例[32.0%(8/25)]。早期发热体温,急性组以高热最常见[41.2%(47/114)];在两组关节疼痛患者中,膝关节痛最常见[50.0%(36/72)、60.0%(12/20)]。急性组出现骨骼肌肉疼痛比例高于慢性组(χ2 = 4.57,P = 0.033),而慢性组出现乏力和关节疼痛比例均高于急性组(χ2 = 4.49、4.41,P均< 0.05)。布病患者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占57.3%(86/150),急性组占49.3%(74/150),慢性组占8.0%(12/150),其中感冒最常见,占38.0%(57/150)。急性组血培养阳性者比例(38.4%,48/125)明显高于慢性组(16.0%,4/25, χ2 = 4.62, P = 0.038)。与对照组比较,急、慢性组的单核细胞计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急性组与慢性组比较,CRP、LDH均较高(P均< 0.01)。结论黑龙江省未成年人急、慢性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存在一定的差异,单核细胞、红细胞系、转氨酶、TP、ALB、心肌酶会发生显著变化,需定期监测并予以一定的保护措施。

  • 标签: 布鲁杆菌病 未成年人 流行病学特点
  • 简介:摘要在临床研究过程中处理分析的医疗数据包含大量患者个人信息,因此,临床研究人员在临床研究中应做好医疗数据安全管理工作。2021年9月1日和11月1日相继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为我国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为医疗数据的安全使用指明方向,这标志着数据治理进入“强监管时代”。在临床研究的医疗数据收集及应用过程中尊重保护患者隐私安全,保障医疗数据质量,安全管理医疗数据并开展高质量临床研究,将是在新的法律背景下临床科研数据收集和应用的重要考量。

  • 标签: 生物医学研究 临床方案 医疗数据 数据安全 个人信息保护 数据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总免疫球蛋白E(IgE)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39例CAP住院患儿,包括喘息组62例,非喘息组77例,另选取同期5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于入组后次日清晨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25(OH)D3水平,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总IgE。根据CAP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组(27例)、轻度组(112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重度CAP发生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血清25(OH)D3、总IgE对重度CAP的预测价值。结果喘息组、非喘息组、对照组血清25(OH)D3、总IgE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中25(OH)D3表现为喘息组<非喘息组<对照组(P<0.05),总IgE表现为喘息组>非喘息组>对照组(P<0.05);调整白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影响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5(OH)D3不足、总IgE升高是重度C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血清25(OH)D3、总IgE预测重度CA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5、0.845。结论CAP患儿可伴血清25(OH)D3下降、总IgE升高,且与患儿是否合并喘息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关,早期检测血清25(OH)D3、总IgE水平对重度CAP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小儿 喘息 25-羟维生素D3 免疫球蛋白E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将临终关怀以及疼痛护理干预进行运用的作用。方法 按照对比护理的形式展开分析,选入在2021年2月至2022年5月所收治患者中的70例为对象,并随机进行1至70编号,任意选取其中的35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展开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在对剩下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则需要将疼痛护理以及临床关怀进行运用,作为观察组。分析干预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在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进行对比,观察组都存在优势,P

  • 标签: 晚期胃癌 疼痛护理 临终关怀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