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炎症肠病(IBD)患者小肠上皮细胞中维生素D受体(VDR)的表达水平与自噬流受损之间的相关。方法回顾收集41例IBD患者和13例正常对照者的小肠黏膜组织,分别设为IBD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检测两组小肠上皮细胞自噬流相关标志物(LC3、p62)和VDR蛋白的表达。统计分析VDR和LC3以及p62的相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BD患者小肠上皮细胞中VDR表达显著下降,而LC3和p62的表达增加(均P<0.0001),提示自噬流受损。VDR的表达与LC3(r=-0.59,P<0.01)和p62(r=-0.62,P<0.01)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IBD患者中VDR表达量的减少可能与自噬流受损有关。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维生素D受体 自噬 自噬流
  • 简介:摘要:初中时期的物理知识算是学生们的初级入门学习阶段,所以更加注重的是在这个时段对于孩子们的学科兴趣培养和打下夯实的基础,而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更加促进了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对于课堂知识的教学已经不止是局限于书本和板书,老师可以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丰富课堂内容从而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拓展知识,由此可见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课堂的应用结合。

  • 标签: 初中物理 现代信息技术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部薄层CT在99Tcm -联肼尼克酰胺-3聚乙二醇-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环肽二聚体{HYNIC-PEG4-E[PEG4-c(RGDfK)]2 ,简称3PRGD2 }显像诊断肺部孤立占位中的增益价值。方法前瞻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因肺孤立占位收住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87例,排除其中未获得病理结果者,最终纳入74例[男49例,女25例,年龄37~80(58.4±9.6)岁]。对患者常规行99Tcm-3PRGD2 SPECT/CT显像,全身平面显像以肿瘤/对侧正常肺组织最大放射计数比值(T/N)≥1.5、断层显像以T/N≥2.0为阳性标准;显像后1 h行胸部薄层CT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99Tcm-3PRGD2平面及SPECT/CT显像、胸部薄层CT及三者联合诊断肺孤立占位良恶性的诊断效能,采用Kappa检验影像学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的一致。结果74例肺占位患者中,手术病理结果示恶性51例,良性23例。99Tcm-3PRGD2平面显像、SPECT/CT显像、胸部薄层CT诊断肺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7.1%(24/51)、65.2%(15/23)、52.7%(39/74)、75.0%(24/32)、35.7%(15/42),86.3%(44/51)、47.8%(11/23)、74.3%(55/74)、78.6%(44/56)、11/18和84.3%(43/51)、52.2%(12/23)、74.3%(55/74)、79.6%(43/54)、12/20,三者联合后相应指标分别98.0%(50/51)、73.9%(17/23)、90.5%(67/74)、89.3%(50/56)和17/18。99Tcm-3PRGD2平面显像、SPECT/CT显像、胸部薄层CT以及三者联合与病理结果的一致Kappa值分别为0.100、0.250、0.354和0.765(均P<0.001)。结论胸部薄层CT对99Tcm-3PRGD2 SPECT/CT显像诊断肺孤立占位的良恶性有增益价值。

  • 标签: 肺肿瘤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成人非创伤股骨头坏死(ONFH)不同部位的骨密度以及骨转换标志物特点。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骨科住院诊断为非创伤ONFH的患者共150例278髋(坏死组),男92例、女58例,平均年龄为(40.9±9.5)岁,其中酒精ONFH 43例,特发性ONFH 23例,激素性ONFH 84例,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分期Ⅱ期84例,Ⅲ期ARCO 66例。收集同期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骨密度检查的健康人群共101例(对照组),男61例、女40例,平均年龄为(41.9±10.7)岁。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测量2组股骨颈、腰椎(L1~L4)、髋关节的骨密度值,抽血检测2组血清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Ⅰ型胶原降解产物(β-CTx)及碱性磷酸酶(ALP)等骨转换标志物的水平。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1)坏死组的股骨颈骨密度值[(0.97±0.15) g/cm2]高于对照组股骨颈骨密度值[(0.91±0.14) 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8,P=0.002),坏死组髋关节骨密度值[(0.94±0.12) g/cm2]、腰椎骨密度值[(1.11±0.14) g/cm2]与对照组髋关节骨密度值[(0.96±0.14) g/cm2]、腰椎骨密度值[(1.12±0.15) g/cm2]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48、-1.461,P=0.584、0.145);坏死组患者血清P1NP[(65.44±28.64) ng/mL]、ALP[(68.89±19.15) U/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P1NP[(56.82±23.49) ng/mL]、ALP[(59.64±23.72) U/L],而血清β-CTx[(0.54±0.27) ng/mL]水平低于对照组[(0.62±0.29)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08、3.404、-2.095, P=0.010、0.001、0.037)。(2)坏死组中酒精ONFH股骨颈骨密度值[(1.02±0.15) g/cm2]高于激素性ONFH[(0.96±0.14) g/cm2]与特发性ONFH[(0.93±0.14) 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54,P=0.021);3种坏死类型间腰椎与髋关节的骨密度值、血清P1NP 、β-CTx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酒精ONFH血清ALP[(76.09±18.36) U/L]水平高于激素性ONFH[(65.49±18.82)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坏死组中ARCO Ⅱ期患者股骨颈骨密度[(0.95±0.15 )g/cm2]低于ARCO Ⅲ期[(1.00±0.14) 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6,P=0.020),腰椎与髋关节骨密度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ARCO Ⅱ期患者血清P1NP[(70.24±32.11) ng/mL]、血清β-CTx水平[(0.60±0.27) ng/mL]均高于ARCO Ⅲ期[(59.33±22.26) ng/mL、(0.47±0.25) ng/mL]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54、2.985,P=0.015、0.003),两期患者血清AL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非创伤ONFH的坏死周围区域骨密度可能会升高,且随着病情的进展,坏死部位的修复,坏死周围区域的骨密度呈上升趋势。而在不同坏死类型中,酒精ONFH周围区域骨密度增高最明显。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骨密度 成年人 骨转换标志物 双能X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吗替麦考酚酯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难治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使用效果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共有 88例,主要是选取的我院 2019年 4月 ~2019年 10月期间收治的难治肾病综合征患者,研究人员将该部分患者按照数表法分为观察组( 44例)与对照组( 44例),对照组难治肾病综合征患者采用吗替麦考酚酯治疗,而观察组难治肾病综合征患者需要在此基础上运用雷公藤多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肾功能。 结果:观察组难治肾病综合征患者采用吗替麦考酚酯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后有效率为81.82%,对照组难治肾病综合征患者采用单一吗替麦考酚酯治疗有效率 70.4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 P< 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24h尿蛋白定量为( 0.76±0.65) g/24h,低于对照组患者 24h尿蛋白定量为( 1.25±0.66) g/24h,组间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给予难治肾病综合征患者吗替麦考酚酯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状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吗替麦考酚酯 雷公藤多苷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