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锥形束CT评价种植体支抗辅助无托槽隐形矫治磨牙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9月就诊于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并采用支抗种植体刚性连接支抗牙构建间接支抗、辅助控制无托槽隐形矫治移上颌磨牙的成年患者26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4例,年龄(26.4±4.2)岁(19~31岁)。采用锥形束CT三维测量方法,测量患者矫治前(T0)、上颌第一磨牙移到位时(T1)和前牙排齐内收到位时(T2)的上颌第一磨牙、第二前磨牙和中切牙牙根和牙尖以及牙根中心点位置,并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时间点间差异。结果上颌中切牙牙根和牙尖矢状向位置3个时间点间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4.84,P<0.001;F=27.66,P=0.001);其中T0与T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与T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舌向内收(1.81±0.28)和(2.17±0.42)mm。上颌第二前磨牙牙根和牙尖矢状向位置3个时间点间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16,P=0.001;F=57.99,P<0.001);其中T0与T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与T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向中移动(1.95±0.42)和(2.53±0.33)mm。上颌第一磨牙牙根和牙尖矢状向位置3个时间点间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37,P=0.002;F=140.26,P<0.001);其中T0与T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向中移动(1.98±0.25)和(3.51±0.30)mm;而T1与T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第一磨牙牙根中心点垂直向位置3个时间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06,P<0.001);其中T0与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龈向压低(2.28±0.24)mm;而T1与T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测量指标3个时间点间总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种植体支抗辅助无托槽隐形矫治磨牙可有效增强支抗牙的支抗作用。

  • 标签: 正畸矫正器 正畸矫正器,可摘式 正畸矫正器设计 磨牙 牙移动 正畸支抗 透明矫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