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肿瘤患者化疗中应用深静脉置管以及静脉留置针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研究选取在本院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102例,诊治时间段为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按照抽签法对患者进行处理,将其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在化疗中,参照组应用静脉留置针,实验组选取深静脉置管,对两组患者穿刺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命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穿刺一次性成功率相比于参照组较高;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实验组;实验组患者生命质量相比于参照组较优(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相比于静脉留置针,深静脉置管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穿刺一次性成功率,还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 标签: 肿瘤患者 静脉留置针 深静脉置管 化疗
  • 简介:摘要:新冠肺炎的早期甄别是为了预防疫情进一步蔓延,当前,我国的新冠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医院作为主体,如何在高强度工作及巨大压力下筑好医院疫情防控第一线,保证患者有序接收及治疗,保障医务人员及陪护安全,确保医疗质量,抓疫情防控的同时,也要抓生产,让所有病人有病能医,使治病、疫情防治两不误,是各大医院的共识,也是需要认真思考解决的问题。目前,从疫情爆发以来我国多家医疗机构均采取了多重防控体系,取得了一定的管理效果,门诊明显提高对肺炎患者的识别能力,同时也保证了医务人员的安全。

  • 标签: 新冠肺炎 疫情防控 门诊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医院静脉输液治疗现状进行横断面调研,为制订提高静脉治疗水平的护理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省护理学会静疗专委会组织制订的静脉治疗横断面调研表,对我院34个临床科室46个病区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横断面调研。结果 当日调查663人,其中正在输液治疗498人,使用输液钢针输液94人、浅静脉留置针294人、CVC79人、PICC29人、输液港2人。前臂和手背是外周静脉穿刺的主要部位选择;颈内和锁骨下静脉是中心静脉置管穿刺的主要部位选择。404例静脉导管中,268例无导管固定与维护操作不当;293例无敷料固定与维护操作不当。结论 输液工具的合理选择还应继续加强,护士“钢针零容忍”的意识还有待提高;34个临床科室未全部开展PICC置管技术;CVC部分患者导管的选择与实际输液治疗需求不相符;避免或减少关节部位穿刺的情况;需继续加强静脉留置导管的日常维护。

  • 标签: 静脉治疗 横断面调查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门静脉受累胰腺癌根治术中门静脉切除对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2 月,本院收治 50 例门静脉受累胰腺癌患者,依循双色球法分组,甲组实施根治术 + 门静脉切除术,乙组实施姑息性旁路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效果。 结果: 甲组术后 3 月的治疗有效率明显大于乙组 ( P<0.05 )。 甲组术后并发症(胃排空延迟、胆瘘、胰瘘、其他)发生率与 乙组比较, 无明显差异 ( P>0.05 ) 。甲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 乙组 ( P<0.05 )。 结论:门静脉受累胰腺癌根治术 应用过程中联合门静脉切除手术,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可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 标签: 门静脉受累胰腺癌根治术 门静脉切除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擦拭消毒方法对静脉用药配置台面消毒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本院静脉用药配置台面共12台,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台,观察组采用医用表面消毒湿巾擦拭消毒,对照组采用75%乙醇喷洒后用无菌纺布擦拭消毒,观察两组不同擦拭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结果:两种擦拭消毒合格率均符合消毒标准,而观察组采用的医用表面消毒湿巾擦拭消毒在消毒刚结束、结束30min、结束1h的消毒合格率均高于75%乙醇喷洒后用无菌纺布擦拭消毒。结论:采用医用表面擦拭消毒及75%乙醇喷洒后用无菌纺布擦拭消毒均符合消毒标准,但医用表面擦拭消毒的时间更为持久、安全,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擦拭消毒 静脉用药配置台面 效果
  • 简介:(2.   【摘 要】目的:根据临床试验结果来分析对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使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分析并讨论。方法:划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为选取范围,并在该时间范围内选取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纳入标准选取120例患者进行观察研究。选取之后使用随机表数法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使用rt-PA静脉溶栓进行治疗,该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仅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该组患者60例。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24h、48h、7d时的NIHSS评分情况以及预后治疗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24h、48h、7d时的NIHS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预后治疗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使用rt-PA静脉溶栓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情况,从而提升其后期预后效果,该方法在临床治疗中有着积极意义,值得使用和推广。

  • 标签: 静脉溶栓 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 阿司匹林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了我科2021年收治的1例新生儿蜂窝组织炎伴右侧头静脉血栓患儿的护理经验。总结了该患儿住院期间的护理要点,包括:抬高患侧肢体,遵医嘱抗凝及抗感染治疗。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儿于住院15天后好转出院。

  • 标签: 新生儿 血栓 蜂窝组织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造影剂剂量对于CT增强扫描对肝脏静脉期增强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肝脏多层螺旋CT扫描的120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造影剂剂量的差异,分为观察组(60ml优维显)和对照组(80ml优维显)各60例,比较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静脉期CT值[(103.08±15.43)HU和(102.63±13.29)HU]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13.33%,χ2=3.927)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肝脏的CT增强扫描过程中,应用不同剂量的造影剂,静脉期增强效果并无显著的差异,造影剂剂量越高,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相对较高。实施CT增强扫描时,低剂量造影剂是更为理想的选择。

  • 标签: CT增强扫描 造影剂剂量 肝脏静脉期 增强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年长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法将60例耳鼻喉科择期住院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皮肤消毒后行静脉留置针穿剌,试验组给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后1小时再施行对照组的操作。采用数字分级法(NRS)、FLACC疼痛评估量表比较两组患儿疼痛评分,并记录患儿依从性、首次穿刺成功率、留置针留置天数,调查家长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儿的留置针留置天数、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能有效延长留置针留置天数,提高家长满意度,且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年长儿较易承受外周留置针穿刺引起的轻度疼痛,患儿依从性较好。

  • 标签: [] 儿童 利多卡因乳膏 静脉穿刺 留置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骨科下肢大手术后的应用及对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价值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因下肢骨折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术后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康复效果、护理满意度及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结果观察组康复优良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65.00%(P<0.05)。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单次行走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5)。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2.50%(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骨科下肢大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深静脉血栓风险,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骨科下肢大手术后 应用 深静脉血栓 预防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