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商的历史渊源——秦汉至民国的历史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杭州自秦置钱唐县,至东汉后期商贸发展,开始出现“商人”。随着魏晋时期的移民和运河开凿,隋代杭州成为水运枢纽,商贸活动开始繁荣,商人聚集于杭州。唐代杭州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坐贾的势力不断壮大,形成专门的商业经营模式,形成早期杭州商帮。吴越国时期社会稳定,杭商得以稳定发展,将贸易扩展至日本、印度等地。北宋时期杭州城市经济繁荣、商业环境极大改善,产生了重商思想、行会制度等,这为南宋杭商群体和杭商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南宋定都临安,杭州成为当时世界上商业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杭商几乎成为中国商人的代名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商人团体和商业文化。元代杭商在重商的社会环境下,地位更加提升;而海外贸易发展,一批外国商人也在杭州从事商贸活动,丰富了杭州的商业文化。明清时期杭商更为壮大,成为重要的市民阶层,形成重视商誉、勇于创新的杭商文化。鸦片战争后,杭商积极投身于洋务运动,在兴办近代工业的过程中追求实业救国。20世纪30年代杭商虽迎来难得发展机遇,但面对之后的官僚资本的挤压,逐渐萎缩。
作者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杭州研究》 2010年4期
出版日期 2010年04月14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