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冲击地压形成机理及防治措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煤矿冲击地压是指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矿山压力的释放和地质条件的变化,地下岩层发生剧烈变形和破裂,导致地面或巷道产生突然塌陷的现象。煤矿冲击地压对矿工的人身安全和矿山设备的完整性构成严重威胁,因此研究冲击地压的形成机理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冲击地压的形成机理主要涉及以下因素:煤层变形和破坏、矿山压力分布、地质构造、岩层裂隙和矿体开采等。煤矿开采过程中,矿山压力的释放导致煤层变形,形成应变能量,当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地层就会失稳,发生冲击地压。此外,地质构造和岩层裂隙的存在也会增加冲击地压的发生概率。为了有效防治冲击地压,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合理的煤矿布局和采矿方法对于减轻冲击地压的影响至关重要。合理的矿山压力分布和支护设计可以减少地层变形和破坏,降低冲击地压的风险。其次,加强地质勘察和监测,及时获取地质信息和动态监测数据,为预测和预防冲击地压提供依据。此外,采用适当的支护措施,如钢筋网片、锚杆和注浆等,可以增强巷道的稳定性,减少冲击地压的危害。通过合理的矿山布局、矿山压力控制、地质勘察和支护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轻冲击地压的发生。
出处 《中国科技人才》 2023年19期
出版日期 2023年12月2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