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月新生儿屈光度和眼球生物学参数特征及其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屈光度和眼球生物学参数的特征,并分析屈光度及眼球生物学参数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纳入2021年9月至2022年2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出生的足月新生儿71例(142眼),在出生后7 d内进行检查。通过睫状肌麻痹后检影验光获得其屈光度,手持电脑验光仪测量角膜曲率(Km),眼部A型超声测量获得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T)、玻璃体腔深度(V)和眼轴长度(AL)。根据Km计算角膜曲率半径(CR),根据AL和CR计算眼轴角膜曲率比(AL/CR),并根据AL、ACD、Km、等效球镜度(SE)等计算晶状体屈光度(LP)。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屈光度数、AL、LP等各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使用线性回归分析获得影响AL及屈光状态的回归方程。结果:新生儿的SE为+3.00(+2.00,+5.25)D,Km为46.25(44.63,47.63)D,AL为(16.99±0.49)mm,LP为(46.10±5.13)D。SE与AL、LP呈负相关(r=-0.52,P<0.001;r=-0.21,P=0.014),与Km无相关性(r=-0.16,P=0.053);AL与胎龄(GA)呈正相关(r=0.24,P=0.005)。相关回归分析显示:AL=11.937+0.129×GA(R2=0.07,F=10.75,P=0.001);SE=60.362 -2.835×AL-0.190×LP(R2=0.39,F=44.95,P<0.001)。结论:足月新生儿屈光度为中高度远视,AL较成人短,LP较成人大。SE与AL呈负相关,与Km无相关关系,AL是影响SE的关键因素。
出版日期 2023年03月15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