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书法特色建立成长档案—学校特色办学实践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书法是东方文化中的一颗明珠,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精华。作为艺术形式之一,既反映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又有强烈的教化功能。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期间进行书法艺术教育对小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结合时代发展,教育部陆续出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中都明确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在对学生进行书法教育时,除基本书写行书和楷书外,还要指导学生学习临摹名家书法。这样既满足了新课标的要求,也有利于小学生自身修养水平的提升。通过学习名家作品,可以有效培养和训练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促进其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有助于陶冶高尚道德情操,净化心灵,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开发智力,陶冶性情,完善人格。还有助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民综合素养。因此,加强小学生书法教育非常有必要。临摹出来的书法,能够带领学生领略书法审美特点和价值。当前小学书法教育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学生对于书法理解模糊,教师教学目标不明确等等问题越来越显著,这就造成了学生们在进行书法学习时,出现了极大的困扰。在中国特有的文化和艺术发展过程中,书法艺术传承需与专门学科,教材和师资力量相结合,才能推动全面发展。将书法作为艺术教学进行校本课题研究是当前学校教育教学体系建设的必然趋势。学校要根据时代发展特点和学校可利用的资源进行有特色的教学课程。借助教师的专业特长,在教育教研的格局下,综合实施“书法教育特色校本课程”,指导教学模式更具操作性和实践性。
出处 《中小学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
出版日期 2022年07月28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