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界闪烁融合频率在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临界闪烁融合频率(CFF)在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横断面研究。2021年1~9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眼科检查确诊的NAION患者58例105只眼(NAION组)和同期健康对照者33名63只眼(HC组)纳入研究。受检者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视野、CFF、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检查。采用Snellen小数视力表行BCVA检查,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视力。NAION组56例72只眼,包括男性31例43只眼,女性25例29只眼;平均年龄(49.28±11.42)岁。按照发病至行CFF检查的时间间隔,将发病时间分为<1、1~<3、3~<6、>6个月,分别为20 (27.8%)、26 (36.1%)、17 (23.6%)、9 (12.5%)只眼。按照CFF检查时BCVA≥0.5、0.1~0.5、<0.1将NAION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分别为33 (45.8%)、32 (44.4%)、7 (9.8%)只眼。HC组33例63只眼,包括男性17例31只眼,女性16例32只眼;平均年龄(35.18±10.96)岁。采用日本NEITZ公司手持式CFF检测仪2型行CFF检查。记录CFF检查1周内受检眼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pRNFL)厚度、黄斑内界膜至视网膜色素上皮层(mILM-RPE)厚度、F-VEP峰时和峰值、视野平均缺损(MD)值。不同检查时间点和不同程度NAION患眼CFF值比较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CFF与F-VEP峰时、峰值、BCVA和视野MD值的相关性。结果NAION组患眼CFF-红色、绿色、黄色值分别(22.56±10.30)、(24.10±11.51)、(24.81±11.41)Hz。与HC组比较,NAION组患眼CFF-红色、绿色、黄色值均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53、-11.11、-11.36,P<0.05)。发病后不同时间点CFF-红色、绿色、黄色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75、1.893、2.073,P>0.05);不同程度NAION患眼CFF-红色、绿色、黄色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579、27.332、32.055,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眼F-VEP峰时(r=-0.362、-0.379、-0.357,P<0.05)、BCVA(r=-0.705、-0.695、-0.714,P<0.05)与CFF三色呈负相关,MD与CFF三色呈正相关(r=0.486、0.435、0.450,P<0.05)。结论NAION患眼CFF值明显降低;较F-VEP可更为敏感地反映NAION患者视力损伤情况,且与视功能及F-VEP峰时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
出处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21年10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07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