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头颈部横纹肌肉瘤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56例头颈部横纹肌肉瘤(HNRMS)患儿治疗期间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并分析不同疾病事件类型患儿的预后。方法选取2013年6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儿科收治的56例HNRMS患儿,收集诊断、治疗、预后因素和随访结果等临床资料。按疾病事件类型分为无疾病进展组(NPD组)[包含无事件组(NE组)和疾病复发组(RD组)]和疾病进展组(PD组),比较NE组、RD组和PD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和预后。进一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NPD组和PD组,探讨HNRMS患儿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56例患儿中位随访时间为31.8个月(3.5~74.6个月)。其中NE组患儿30例,RD组12例,PD组14例,其5年总体生存(OS)率分别为100.0%、82.5%和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NE组相比,PD组患儿肿瘤最大径>5 cm(P=0.008)和无初始放疗(P=0.001)比例更高。与RD组相比,PD组患儿肿瘤最大径>5 cm的比例更高(P=0.002),术后病理分组(H=12.982,P=0.009)和危险度分组(H=18.679,P<0.001)的级别均更高。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5 cm、腺泡型病理类型、无初始放疗、术后病理分组和危险度分组的高级别是疾病进展的显著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径>5 cm(OR=6.75,95%CI:1.02~44.78)、腺泡型病理类型(OR=7.10,95%CI:1.08~46.57)和无初始放疗(OR=15.26,95%CI:2.38~97.70)是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NRMS发生疾病进展的患儿OS率明显较差,且预后与有复发和无事件的患儿明显不同。肿瘤最大径>5 cm、腺泡型病理类型和无初始放疗是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病情进展的患儿往往有较高级别的术后病理分组和危险度分组。
出版日期 2021年09月05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