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协作模式在糖尿病伴下肢创伤后慢性溃疡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MDT)模式在糖尿病伴下肢创伤后慢性溃疡围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收治的122例糖尿病伴下肢创伤后慢性溃疡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8例,女64例;年龄40~76岁[(56.0 ± 4.7)岁]。创面部位:足跟部10例,外踝部12例,足趾22例,小腿59例,大腿19例。60例患者接受MDT模式护理(协作护理组),62例患者接受传统护理(传统护理组)。比较两组术后1,3 d及出院当天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空腹血糖、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术后2周及1个月创面面积及深度、术后1个月内空腹血糖、术后1个月再次入院时截肢率、再次清创发生率及直接缝合率。结果患者均获随访0.5~3个月[(1.2 ± 0.7)个月]。协作护理组术后1 d、3 d、出院当天观察组VAS分别为1.0(1.0,2.0)分、1.0(0.0,1.0)分、1.0(0.0,1.0)分,低于传统护理组的2.0(2.0,2.3)分、2.0(2.0,2.0)分、1.0(1.0,2.0)分(P < 0.05)。协作护理组术后1 d、3 d、出院当天空腹血糖为(7.2 ± 0.8)mmol/L、(6.9 ± 0.8)mmol/L、(6.9 ± 0.7)mmol/L,低于传统护理组的(7.8 ± 0.8)mmol/L、(7.8 ± 0.8)mmol/L、(7.7 ± 0.9)mmol/L(P < 0.05)。协作护理组护理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8.4 ± 0.8)分和(11.2 ± 1.0)分,传统护理组为(8.7 ± 0.7)分和(12.3 ± 1.0)分(P < 0.05)。协作护理组术后2周创面面积及深度为(29.4 ± 3.9)cm2、(1.4 ± 0.4)cm,低于传统护理组的(33.3 ± 3.6)cm2、(1.5 ± 0.5)cm(P < 0.05);术后1个月创面面积、深度为(24.5 ± 3.8)cm2、(0.9 ± 0.4)cm,低于传统护理组的(30.6 ± 4.8)cm2、(1.2 ± 0.5)cm(P < 0.05)。协作护理组术后1个月内空腹血糖均明显低于传统护理组(P < 0.05)。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再次入院时,协作护理组截肢率为5%(3/60),需要再次清创发生率为7%(4/60),明显低于传统护理组的18%(11/62)及22%(13/62)(P < 0.05)。协作护理组直接修复缝合率为88%(53/60),明显高于传统护理组的61%(38/62)(P < 0.05)。结论对于糖尿病伴下肢创伤后慢性溃疡,MDT模式较传统护理在缓解疼痛、控制血糖,改善心理状态、促进创面愈合、降低截肢率及再次清创发生率等方面有显著优势。
出处 《中华创伤杂志》 2021年08期
出版日期 2021年09月05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