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十年随访及适应证选择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通过对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ACDR)术后患者的长期随访,回顾性探讨术前因素对ACDR术后长期随访手术节段活动度影响,进一步完善ACDR术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2003年12月至2008年12月71例行单节段Bryan ACDR的颈椎退行性疾病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10年临床随访。其中男44例,女27例;术后随访时间(129±14)个月;手术时年龄(45±8)岁。术前及随访影像学评估包括通过颈椎动力位X光片测量颈椎置换节段屈伸活动度,通过颈椎侧位中立位X光片测量术前椎间隙高度,通过CT及影像学重建评价椎旁骨化(PO)等级,临床症状评估包括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随访时手术节段活动度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计算其最佳截断值。结果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活动度分别为9.7°±4.5°和8.7°±5.4°,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ACDR术后患者长期随访手术节段活动度与性别、年龄、手术节段、术前症状学诊断、术前手术节段活动度、术前JOA及NDI评分无相关性(均P>0.05),与患者影像学诊断(1:颈椎间盘突出症;2: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症)和术前PO评级存在相关性(均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术前手术节段活动度(OR=1.228,95%CI:1.012~1.489,P<0.05)与PO分级在总体检验中有统计学意义(OR=0.190,95%CI:0.085~0.424,P<0.05),影像学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计算术前手术节段活动度与PO分级最佳截断值分别为9.185°和2.5级,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和0.72。结论ACDR术对于颈椎退行性疾病可取得满意的长期疗效,有效保留了颈椎整体活动度及置换节段活动度。术前节段活动度好、椎旁骨化等级较低的患者术后远期获得良好的节段活动度的机会较大。
出处 《中华医学杂志》 2021年23期
出版日期 2021年06月25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