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全麻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效果的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全麻肩关节镜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90例,年龄18~64岁,性别不限,BMI 18.0~26.9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NYH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30):0.25%罗哌卡因组(A组)、0.375%罗哌卡因组(B组)和0.5%罗哌卡因组(C组)。A组、B组和C组分别注入0.25%、0.375%和0.5%罗哌卡因各20 ml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分别于术前(T0)、给药后30 min(T1)、4 h(T2)、6 h(T3)、8 h(T4)、10 h(T5)和12 h(T6)时,采用M型超声测量不同呼吸位的膈肌活动度,应用便携式肺量仪测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记录T1-6时膈肌麻痹发生情况。记录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术后24 h内VAS评分>3分时,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镇痛,记录氟比洛芬酯使用情况。记录给药后24 h内心血管事件、局麻药中毒、霍纳综合征、气胸、恶心和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B组T1-3时平静呼吸位膈肌移动度减少,T2-5时深呼吸位膈肌移动度减少,T2,3时平静呼吸位和深呼吸位膈肌麻痹发生率升高,C组T1-6时平静呼吸位和深呼吸位膈肌移动度减少,T1-4时平静呼吸位和深呼吸位膈肌麻痹发生率升高,T1时FEV1%和FVC%下降,T2时FVC%下降,B组和C组感觉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延长(P<0.05或0.01);与B组比较,C组T4-6时平静呼吸位膈肌活动度减少,T1-6时深呼吸位膈肌活动度减少,T2-4时平静呼吸位膈肌麻痹发生率升高(P<0.05),T3-4时深呼吸位膈肌麻痹发生率升高,T1时FEV1%和FVC%下降(P<0.05)。3组术后氟比洛芬酯使用率和给药后24 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25%罗哌卡因20 ml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肩关节手术的效果更佳。
出处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21年01期
出版日期 2021年06月15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