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关系与意义寻求——20世纪关汉卿研究对朱有墩研究影响述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20世纪以来,朱有墩研究常常受到“大师作者”关汉卿的“压抑”与影响,朱有墩在戏曲史上的价值和地位被确立的过程步履维艰。朱有墩与关汉卿乃至整个元杂剧之间相近的艺术风格被理解为是模仿与被模仿的关系。政治意识形态的介入强化了关汉卿和朱有墩之间的模仿与被模仿关系,并型塑了后来研究者习焉不察的阐释方式。朱有墩对《曲江池》等元杂剧同类题材的改写并非亦步亦趋,通过文类转换带来的主题变化,朱有墩从模仿关系中生发出了自己的意义。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戏剧艺术》 2007年3期
出版日期 2007年03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