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术后症状性低钙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观察甲状腺术后患者症状性低钙血症(SH)的发生与多种潜在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根据甲状腺切除范围进行分层并探讨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对术后SH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 379例甲状腺术后患者中发生SH的122例患者,设为SH组。用系统抽样法抽取同年余3 200例中未发生SH的1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两组患者的年龄、术前钙、术后钙、术前iPTH、术后iPTH、中央区淋巴结数目、出血量、手术时间、性别、淋巴结清扫方式、甲状腺切除范围、术后病理类型等潜在影响因素。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通过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研究术前/术后(不同术式)SH组和对照组患者的iPTH水平,预测其iPTH诊断临界值、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3 379例甲状腺术后患者中,发生SH者122例,发病率为3.6%。SH组和对照组的性别(SH组:男8例,女114例;对照组:男27例,女73例)、是否行侧区清扫(SH组:清扫58例,非清扫64例;对照组:清扫7例,非清扫93例)、甲状腺切除范围(SH组:单侧14例,双侧108例;对照组:单侧73例,双侧27例)、年龄(40.1岁比43.2岁)、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8.6枚比4.6枚)、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数目(12.3枚比0.7枚)、出血量(22.8 mL比11.0 mL)、手术时间(1.7 h比0.8 h)、术后iPTH(16.4 pg/mL比41.9 pg/mL)、术前iPTH(39.4 pg/mL比47.8 pg/mL)和术后钙水平(1.9 mmol/L比2.2 mmol/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术后病理类型(SH组:毒性甲状腺肿4例,甲状腺髓样癌3例,甲状腺滤泡癌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14例;对照组:甲状腺髓样癌1例,甲状腺滤泡癌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98例。P=0.25)及术前钙(2.3 mmol/L比2.3 mmol/L,P=0.10)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状腺双侧切除患者的术后iPTH若<20.08 pg/mL,则容易出现SH,其灵敏度为74.07%,特异度为96.30%;而对于甲状腺单侧切除患者,术后iPTH<24.00 pg/mL时容易有SH发生。结论性别、年龄、术后钙、术前iPTH、术后iPTH、中央区淋巴结数目、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方式、甲状腺切除范围是甲状腺术后发生SH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手术范围的扩大,预测SH发生的术后iPTH水平逐渐降低。为避免术后SH的发生,需要根据手术范围及术后iPTH水平及时补钙。
出处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1年03期
出版日期 2021年05月08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