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愈"和"治疗终点"的定义(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本视频重点回顾近期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治疗的研究进展,从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药物和相关临床研究等方面阐述何为HBV感染的"治愈"以及HBV感染"治疗的终点"。视频(上)部分指出CHB的长期治疗目标是预防、阻止、减轻肝脏坏死性炎症、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最终目标是延长患者生存期和实现HBsAg血清学转换,以在全球范围内减少HBV感染的传播、减轻HBV感染者的痛苦以及遏制肝硬化、肝细胞癌等疾病的进展。本视频回顾了1957至2017年60年来全球治疗HBV感染药物进展,即两种干扰素(普通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化干扰素)和7种核苷(酸)类似物: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恩替卡韦、克拉夫定(韩国获批),阿德福韦酯、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以及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酯,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用于治疗CHB;以上均是对病毒生命周期的理解和对HBV感染中宿主免疫重要性认知的成果。目前大量研究工作集中在实现HBV感染"治愈"——HBsAg转阴伴或不伴出现抗-HBs以及清除肝内cccDNA。但目前HBV感染的完全治愈尚不可能。从临床角度来看,治疗CHB的终点应该是降低HBV感染相关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即减少肝细胞癌、终末期肝硬化以及因HBV再激活所导致的暴发性肝功能衰竭。
机构地区 不详
关键词
出版日期 2020年12月06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