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切开持骨钳复位结合InterTan髓内钉治疗Seinsheimer V型股骨转子下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有限切开持骨钳复位结合加长型InterTan髓内钉固定治疗Seinsheimer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22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的资料,男14例,女8例;年龄(62.95±12.44)岁(范围36~81岁);骨折均为SeinsheimerⅤ型。所有股骨转子下骨折均采用有限切开持骨钳复位及加长型InterTan髓内钉固定,其中7例伴有较大蝶形骨块者附加单根钛缆环扎辅助固定。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采用Baumgartner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价髋部疼痛程度。结果2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5.33)个月(范围12~30个月)。术后根据Baumgartner标准评价复位质量,其中解剖复位20例,复位可2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36±1.36)个月(范围3~8个月)。末次随访时,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89.05±7.75)分(范围71~100分),其中优11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为86.4%(19/22);VAS评分(0.64±0.85)分(范围0~3分)。2例患者术后双下肢不等长,均小于10 mm;随访期间无一例发生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骨不连、头颈钉切割股骨头和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结论采用有限切开持骨钳复位结合加长型InterTan髓内钉固定治疗Seinsheimer 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利于复位、骨折端稳定性好等特点,术后疗效满意,并发症少。
出处 《中华骨科杂志》 2020年19期
出版日期 2020年10月1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