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教学”向“非线性教学”转变初探( 一)——数学前置小研究的设计与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 “线性教学”存在着“老师备课多从书本到备课本、教师垄断教学信息源、教学过程线性推进、学生被动接受学习、师生单维交流”等诸多问题。新一轮课改,教师应树立“非线性教学”观,运用“非线性教学”思维来指导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指导策略与课堂教学实践的同步变革。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开放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进度,允许学生适当超前学习,把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作为每节课的教学起点,围绕学生的认知难点、本节课的核心知识而展开的教学。数学前置小研究是文本知识与学生学情之间的桥梁;是学生课前自主探索,课上交流学习的重要载体;是从“线性教学”向“非线性教学”转变的重要介质;是改变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举措。
出处 《中国教师》 2020年7期
出版日期 2020年08月17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