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高海拔缺氧对大学生冲突抑制功能的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长期高海拔缺氧对冲突抑制功能加工进程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对比高海拔组(首次进入3 650米高海拔地区且居住满两年的20名大学生)与低海拔组(从未去过高海拔地区的20名大学生)的基本生理指标以及Stroop 2-1反应映射任务中行为数据和脑电数据的差异。结果高海拔组脉率[(82.0±9.7)次/min]显著高与低海拔组[(74.0±11.3)次/min],血氧饱和度显著低于低海拔组[(90.7±2.8)%, (97.4±1.1)%],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反应时由长到短依次为反应不一致条件>刺激不一致条件>一致条件[分别为(803.88±73.21)ms,(753.76±72.96)ms, (707.91±70.33)ms];正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刺激不一致条件>一致条件>反应不一致条件[分别为(96.35±2.91)%,(95.90±2.83)%,(91.55±5.22)%];反应冲突效应大于刺激冲突效应[(49.76±33.90),(23.60±30.20)],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低海拔组相比,高海拔组刺激不一致条件下反应时更长[(730.43±60.50)ms,(777.09±78.23)ms]、P2波幅更大[(3.21±0.62)μV, (6.18±0.62)μV]、N450波幅更大[(5.91±1.48)μV,(1.39±1.48)μV],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海拔组P4电极N450波幅大于P3电极[(2.26±1.34)μV,(0.62±1.43)μ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高海拔缺氧影响早期刺激感知加工和任务提取,也影响晚期刺激冲突和反应冲突监测,高海拔组需通过右侧顶叶代偿完成刺激和反应冲突监测。
出版日期 2020年08月1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