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模式应用于PICC置管白血病化疗患儿导管维护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应用于PICC置管白血病化疗患儿对其置管风险及患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收治2015年6月至2018年12月100例PICC置管白血病化疗患儿,对其开展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进行管理。查找出PICC置管操作和维护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失效内容及潜在风险因素,并按照公式计算出风险数值(RPN)。以RPN值为依据展开剖析,制订出白血病PICC管道维护与操作的规范化流程,并对其临床成效进行后续观察。结果在开展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后,评估失误、操作不规范、患儿不配合、用物准备不足等置管操作RPN评分分别为(619.5 ± 11.7)、(859.3 ± 18.7)、(248.6 ± 20.6)、(597.4 ± 8.4)分,而实施该项干预前评分分别为(1 347.5 ± 27.8)、(1 127.4 ± 34.7)、(427.3 ± 41.9)、(703.2 ± 14.7)分,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9.563~14.279,均P<0.05);在开展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后,药物因素、患儿因素、封管无效、输液中断、宣教不到位、置管维护RPN评分分别为(598.4 ± 17.4)、(537.2 ± 12.1)、(407.3 ± 12.1)、(178.4 ± 12.1)、(85.6 ± 12.7)分,而实施该项干预前评分分别为(986.4 ± 30.7)、(685.7 ± 17.8)、(527.4 ± 23.6)、(359.2 ± 29.4)、(148.3 ± 26.5)分,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1.092~19.634,均P<0.05)。结论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应用于白血病PICC管道置管与维护的患儿,能提高管道管理成效,降低管道维护风险事件的发生。
机构地区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450000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 450000
出处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0年14期
出版日期 2020年08月10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