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孕妇孕早、中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了解我国孕妇孕早、中期睡眠质量和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提高孕妇睡眠质量和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中国孕产妇队列研究·协和(CPWCS)孕早、中期孕妇数据。问卷调查获取一般人口学特征、怀孕意向、健康相关行为、抑郁和睡眠质量信息。描述孕早期、孕中期睡眠质量并比较其在不同人群特征下的分布情况,logistic回归探究孕早、中期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3 618名孕妇,孕早、中期睡眠障碍发生率为28.2%和28.7%;13.0%的孕妇在孕早、中期持续存在睡眠障碍,15.2%的孕妇睡眠质量下降。睡眠质量差、入睡时间长、存在睡眠障碍、日间困倦是我国孕妇睡眠的主要问题。孕早期规律饮食(OR=0.75,95%CI:0.62~0.92)、孕期在业(OR=0.84,95%CI:0.71~0.99)是孕妇睡眠质量的保护因素;孕妇年龄≥30岁(OR=1.19,95%CI:1.03~1.37)、孕早期被动烟草暴露(OR=1.18,95%CI:1.02~1.36)、抑郁症状(OR=2.25,95%CI:1.95~2.61)是孕妇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结论我国孕妇孕早期、孕中期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部分孕妇存在孕早、中期睡眠质量下降或持续存在睡眠障碍的情况。关注高龄孕妇、鼓励孕妇规律饮食、减少被动吸烟,减轻抑郁症状可能有助于孕妇睡眠质量的提高。
机构地区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北京 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 100730
出处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0年05期
出版日期 2020年08月10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