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探测器光谱CT冠状动脉支架成像的最适虚拟单能量及对比剂浓度的模体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虚拟单能量成像对离体冠状动脉支架显示的最适能级及对比剂浓度。方法选取不同材质18枚支架,植入人造模拟冠状动脉血管内,配置常规浓度、低浓度(常规剂量的1/2)对比剂分别填充。行光谱CT扫描,常规浓度及低浓度进行50~100 keV(间隔10 keV)、120 keV单能级重建,分别记为A50~100、120 keV组和B50~100、120 keV组;另一组常规浓度数据进行常规iDose4重建,记为conv组。对图像进行主观评价,包括支架结构评分(Likert 5分法)及支架内管腔评分(Likert 4分法);客观评价包括背景噪声、对比噪声比(CNR)及支架内径差(ALN)。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统计分析各组之间主观和客观评价指标差异。结果A80、90 keV组[(3.56±0.64)、(4.11±0.58)分]和B90 keV组[(3.61±0.50)分]支架结构评分显著优于其他组(P均<0.01),其中A90 keV组评分最高。支架内腔评分显示A70 keV组[(3.61±0.50)分]与B70 keV组[(3.47±0.63)分]均显著优于其他组(P均<0.01),A70 keV组评分最高。以能级为主效应分析,A组、B组及conv组间噪声、CNR及ALN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3.74、23.95、24.63,P均<0.01)。A70、80、90 keV组[(11.43±0.48)、(11.81±0.34)、(12.01±0.33)HU]和B70、80、90 keV组[(11.50±0.31)、(11.58±0.18)、(12.13±0.30)HU]图像背景噪声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均<0.01),6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A70 keV组的噪声最小。A50、60、70 keV组(26.85±5.19、26.03±4.29、24.46±5.40)及B50、60、70 keV组(25.88±5.67、24.18±5.46、24.91±7.67)支架管腔内CNR值显著高于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6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A50 keV组支架管腔内CNR值最高。A90、100、120 keV组[(32.22±6.16)%、(30.79±5.55)%、(27.05±4.47)%]ALN值高于conv组[(41.76±6.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90、100、120 keV组与B90、100、120 keV组[(34.34±5.73)%、(33.95±5.46)%、(33.92±5.45)%]ALN值均较其他亚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6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A120 keV组ALN值最低。结论关于支架模体成像,DLCT单能量较混合能量成像质量更佳。行DLCT扫描时,90 keV(支架结构显示)与70 keV(支架管腔显示)结合重建可在浓度减半时不降低成像质量。
机构地区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放射科,沈阳 110004 ,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健康科技CT市场部,沈阳 110000
出处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20年06期
出版日期 2020年08月10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