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30年间四次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现状横断面调查结果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了解我国30年间儿科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发展历程、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利用我国1993、2001、2009和2014年4次儿科ICU现状横断面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重点就2014年结果与前3次调查结果进行比较,主要内容包括参与调查的省份和医院数量、人员配备、设备配置、开展的技术项目。并将2014年调查仪器设备配置率、技术项目开展率和2016年"中国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分级建设与管理的建议"(简称"2016年建议")进行比较。结果4次调查的内容基本一致但略有差异,其中少部分项目在某次或多次调查未统计具体数据。(1)1993、2001、2009和2014年参与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和医院数分别为14省20家、17省27家、25省33家和25省108家。(2)1993、2001、2009、2014年医师/床位比分别为0.7∶1、0.8∶1、(0.4~0.5)∶1和0.5∶1;护士/床位比为1.1∶1、1.4∶1、(1.1~1.7)∶1和1.3∶1。(3)1993、2001、2009和2014年多功能监护仪配备情况分别为0.4台/床、0.5台/床、1.1~1.4台/床和1.0台/床;有创呼吸机分别为0.5台/ICU、0.5台/床、0.6台/床和0.4台/床。2001、2009和2014年血气分析仪配备率分别为60.0%、100.0%(33/33)和88.0%(95/108),床旁X线摄片机分别为70.0%、93.9%(31/33)和90.7%(98/108)。2009和2014年调查无创呼吸机配备率分别为69.7%(23/33)和92.6%(100/108)。2014年体外膜肺氧合设备、床旁持续血液净化装置配备率分别为10.2%(11/108)和45.4%(49/108)。1993、2001、2014年输液泵配备情况分别为0.5台/ICU、1.1台/床和1.7台/床。(4)2014年有创通气开展率为100.0%(108/108)。2009、2014年调查高频通气开展率为78.8%(26/33)和38.0%(41/108)。2014年调查无创通气开展率为89.8%(97/108)。2001、2009和2014年调查血液净化开展率分别为22.0%、69.7%(23/33)和47.2%(51/108)。2001、2009和2014年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开展率分别为48.0%、97.0%(32/33)和24.1%(26/108)。2001和2014年一氧化氮吸入开展率为24.0%和9.3%(10/108)。2009和2014年分别有6家和7家医院开展体外膜肺氧合技术。(5)与"2016年建议"比较,2014年除多功能监护仪外其他仪器配备均未达标,开展技术除常规机械通气外也均未达标。2001年原始数据无绝对值,故未呈现。结论与前3次调查相比,2014年调查PICU区域普及率明显升高,床位数成倍增长,设备配置及开展技术有显著提升,与"2016年建议"相比仍有差距,专业人员相对匮乏。
机构地区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 100045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北京 100020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PICU,沈阳 110044  ,湖南省急救医学研究所,长沙 410005
出处 《中华儿科杂志》 2020年06期
出版日期 2020年08月10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