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对糖尿病患者小腿后侧肌群弹性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应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研究糖尿病患者腓肠肌及比目鱼肌的剪切波速度变化。方法应用VTQ技术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确诊的35例糖尿病患者及22例健康人的小腿后侧肌群进行检测,分别于踝关节自然位、最大背屈位及最大跖屈位下在纵切获得双侧小腿腓肠肌内侧头、腓肠肌外侧头、比目鱼肌的剪切波速度。比较糖尿病组小腿后侧不同肌肉在踝关节同一体位下剪切波速度的差异,比较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同一体位下对应小腿肌肉的剪切波速度,同时分析小腿后侧不同肌肉在不同体位下获得剪切波速度的重测信度。结果在踝关节自然位置、最大背屈位,最大跖屈位下,糖尿病组的左右侧小腿腓肠肌内侧头、腓肠肌外侧头及比目鱼肌的剪切波速度对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患者踝关节在同一体位下,腓肠肌内侧头与腓肠肌外侧头剪切波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腓肠肌内侧头与比目鱼肌的剪切波速度在3种体位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35.348、52.364、30.348、45.697、51.621、39.318,P均<0.001),而腓肠肌外侧头与比目鱼肌的剪切波速度仅在最大背屈位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46.636、47.288,P均<0.001)。分别于踝关节自然位置、最大背屈位、最大跖屈位下正常对照组与糖尿病组的小腿腓肠肌内侧头、腓肠肌外侧头及比目鱼肌的剪切波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68、4.110、2.202、10.852、2.246、2.682、2.493、2.541、2.355、2.139,Z=-3.203、2.829、-2.698、-2.912、-3.185、-3.177、-5.439、-2.796,P均<0.05)。腓肠肌内外侧头及比目鱼肌在3种体位下剪切波速度的重复测量组内相关系数值均大于0.75,重测信度较好。结论糖尿病可能会导致小腿腓肠肌内侧头、腓肠肌外侧头及比目鱼肌肌肉的剪切波速度降低,并且糖尿病患者小腿腓肠肌内侧头、腓肠肌外侧头及比目鱼肌的剪切波速度与踝关节体位相关,不同肌肉肌肉的剪切波速度也有差异。
出版日期 2020年08月10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