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优化麻醉策略用于尿道下裂整形术患儿效果的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优化麻醉策略用于尿道下裂整形术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远端型尿道下裂拟行Duckett术患儿9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1~6岁,体重10~25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30):骶管阻滞联合全麻组(CG组)、神经刺激仪引导阴部神经阻滞联合全麻组(PG组)和超声引导阴茎背神经阻滞联合全麻组(DPG组)。全麻方法:均采用丙泊酚-芬太尼麻醉诱导,喉罩通气,保留自主呼吸,七氟烷麻醉维持的方法。各组进行相应区域阻滞,用药情况:CG组0.25%罗哌卡因1 ml/kg、PG组0.25%罗哌卡因0.25 ml/kg、DPG组0.25%罗哌卡因0.15 ml/kg。记录罗哌卡因用量、术中镇痛不全发生情况、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术后首次使用镇痛药时间、术后24 h内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和下肢运动阻滞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24 h时父母满意度评分。结果与CG组比较,PG组和DPG组罗哌卡因用量减少,术后首次使用镇痛药时间延长,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降低,PACU停留时间缩短,运动阻滞发生率降低,父母满意度评分升高,DPG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与PG组比较,DPG组罗哌卡因用量减少,PACU停留时间缩短(P<0.05)。3组术中镇痛不全发生率(DPG组3%)、术后躁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阴茎背神经阻滞联合全麻镇痛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用于尿道下裂整形术患儿的效果优于骶管阻滞联合全麻和神经刺激仪引导阴部神经阻滞联合全麻。
出处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20年02期
出版日期 2020年08月10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