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附3 106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18年8月重庆市恶性肿瘤特病办理系统中3 106例有特殊病种医保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 559例,女547例;年龄为(60±13)岁,年龄范围为19~95岁。观察指标:(1)人口学特征。(2)临床治疗与病理学检查情况。(3)随访及生存情况。(4)预后影响因素分析。采用电话、门诊或住院复查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生存情况。随访时间为确诊后第1年每3个月随访1次,之后每年随访1次。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1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和(或)百分比表示。剔除随访缺失数据后进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剔除随访缺失数据、病理学类型缺失数据、TNM分期缺失数据后进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1)人口学特征:3 10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性别(男、女),年龄(<30岁、30~44岁、45~59岁、60~74岁、≥75岁),民族(汉族、其他民族),婚姻状况(已婚、其他),职业[企业单位和(或)工人、事业单位和(或)公务员、自由职业和(或)个体户、无业人员、公司职员、其他职业]分别为2 559、547例,35、362、1 131、1 163、415例,3 053、53例,2 896、210例,880、342、130、101、124、1 529例。(2)临床治疗与病理学检查情况:3 10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住院治疗时间(<10 d、10~19 d、20~29 d、≥30 d),手术治疗(无、有),病理学类型(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混合型及其他),TNM分期(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分别为771、1 312、661、362例,915、2 191例,836、63、24例,29、28、90、624例。3 106例患者中,病理学类型数据缺失2 183例,TNM分期数据缺失2 335例。(3)随访及生存情况:3 10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2 56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0~9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7.6个月。2 561例患者总体生存时间为1.0~96.0个月,中位总体生存时间为24.7个月,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3.2%、42.3%、29.5%。(4)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职业、住院治疗时间、手术治疗、病理学类型、TNM分期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χ2=31.820,6.752,39.100,120.889,226.700,10.452,48.602,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已婚,住院治疗时间≥30 d,手术治疗是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风险比=1.463,0.572,0.575,95%可信区间为1.044~2.049,0.413~0.793,0.438~0.755,P<0.05),TNM分期Ⅲ期、Ⅳ期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3.941,5.036,95%可信区间为1.687~9.211,2.237~11.335,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较差;已婚,住院治疗时间≥30 d,手术治疗是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TNM分期Ⅲ期、Ⅳ期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机构地区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防治办公室 400030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案统计室 400030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保管理部 400030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办公室 400030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肿瘤科 400030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放射治疗中心 400030
出处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20年02期
出版日期 2020年08月10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