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中职院校计算机课堂教学存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而现在许多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未能跟上当今计算机发展的步伐,使得计算机教育与社会人才需求存在差距,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如今中职院校计算机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关键词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水平差异、课程比例、计算机课是学习其它科目的基础,提高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门学科课堂教学都要重视的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应努力提高自生素质,解放思想,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增进师生互动,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仅提高了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可使学科的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完成的有力保证。一、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差异较大在中职学院,学生对计算机的认知、掌握能力、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直接影响到计算机教学效果。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有1.环境差异中职院校的学生分别来自不同的城市和县区,城市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程度等,特别是一些相对发达地区的学生,有很多机会接触电脑,相对的也有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学生,接触电脑的机会很少,所以地区环境的不同从而导致差异产生。2.重视程度不同中职学校的学生都来自初、中学,而这些学校对计算机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是形成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有差异的原因之一,有一些学校比较重视计算机教育,课程开发充分,趣味性强、动手实践性强、学生基础扎实;而也有一些学校只为应付学生计算机会考为目的,只让学生做题为主,被动学习,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很少。3.个人因素个人兴趣也是导致学生对计算机认知差异的重要原因,很多学生对计算机专业不感兴趣,加上理论知识的枯燥和教师传统的灌输法更让学生觉得计算机课堂乏味。针对中职学生的差异性,教师在教学中一是应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教师应对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进行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并将学生进行分层,便于教学时灵活应对。二是,教师应有较为全面的教学准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评价检测等都应体现出不同的层次,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一定层次里看到自己的成绩。三是,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分层教学法,为学生划分不同层次,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学习目标,做到因材施教,全体发展。二、计算机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需求不适应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而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相应教材更新速度跟不上发展的需求,导致教材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很多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等到毕业工作后却发现已经是过时的理论、技术了。另外,众所周知的计算机所涉及的内容广泛,硬件、软件、网络、程序等等内容繁多,许多中职院校出现了教学内容驳杂,导致学生虽然有全面系统的知识,却没有能够拿得出手的精通技术。面对计算机教学内容与计算机发展脱节的问题,首先,中职院校以及教师应充分掌握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趋势,在课堂教学中更应有适当的拓展,让学生接触最前沿的技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在系统讲解计算机知识的同时,更应有所侧重,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进行分组,程序设计小组、网络技术小组、多媒体技术小组等,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能够有更加显着的成绩,为将来就业打好基础。三、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不恰当1、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问题是计算机教学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而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所以在计算机教学中更应注意理论与实践课程之间的比例设置,个人认为实践课程应当是中职计算机教学的重点。中职院校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就业,为将来的工作打好扎实的基础。过多的理论课内容,忽视实践应用教学,将会使学生在操作实践、动手能力上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应当将理论知识内容融入实践课程的教学中,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并学会操作应用,让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2、在新课程理念下,解放思想,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目标,向以“就业为导向”与“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转变,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因地制宜地实施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旧观念,树立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与发展能力为目标的现代教育教学观念。引导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舞他们投身到计算机实践中,开拓全新的生活领域,让他们在参与中获得鲜明的印象,适时表扬,增强学生自信心,就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3、深入认识,增进师生情感激发学习兴趣深入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和理解,继而使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情感,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变得更浓厚。如我在讲flash动漫制作时,学生对这个软件不了解,开始引入网络视频向学生展示一些用flash制作的动画和一些商业用途,以及这一门课的学习目的及内容,学生开始对这软件有了认识,慢慢地对它有强大的功能会产生浓厚兴趣。另外,师生情感在教学过程中也是不可忽视的,以师生这“情”为基础,利用“师爱的效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职学生生很容易感情用事,与教师关系融洽的学生,多数偏爱你所教的学科。笔者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融洽师生关系,亲近他们,爱护他们,利用一切机会与学生打成一片,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把微笑带给学生,让学生对教师有亲切感。当学生把教师当成朋友的时候,就较自然地过渡到喜欢我所教的学科,从而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综上所述,我们应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用先进的知识、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探究,潜心研究教材,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努力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中职计算机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未来教育家》 2018年3期
关键词
出版日期 2018年03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