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分析及早期诊断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和早期诊断措施。方法2010年1月~2012年7月我院共收治新生儿2445例,选取侵袭性真菌感染患儿1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和早期诊断措施。结果19例患者中1例尿布皮炎2例发热,2例鹅口疮,无其他特异性表现。胎龄小、出生质量低、长期使用抗生素、气管插管、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是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主要易感因素。我院共收治2445例新生儿,176例选择同时进行血培养和真菌检测,送检率为7.2%,真菌检测阳性19例,阳性率为10.8%,血培养7例,阳性率为4.0%,其中检测结果显示,念珠菌感染10例,包括白色念珠菌2例,热带念珠菌3例,光滑念珠菌3例,克柔念珠菌2例;曲霉菌5例,新隐球菌2例,毛霉菌2例,以上菌均对氟康唑敏感。19例患儿经过氟康唑治疗,18例治愈出院,治愈率为94.8%,死亡1例。结论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复杂多变,主要包括早产、新生儿质量低、侵入性治疗等,1,3-β-D葡聚糖试验具有特异高、敏感性高的特点,可以作为首选检测方法。在新生儿的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时检测1,3-β-D葡聚糖,可以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的效果,以便及早控制真菌感染。
出处 《健康文摘》 2013年15期
出版日期 2013年12月2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