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在小儿原发性肠套叠诊断与分型中的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用高频超声诊断肠套叠并判断其是暂时性还是持续性肠套叠,指导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12月确诊的198例小儿原发性肠套叠的临床资料。结果小儿肠套叠的临床表现并不典型,常以腹痛、呕吐为首发症状;患儿的平均年龄为32月,小于2岁的患儿占60%以上;男性多于女性,以春秋季节多见;具有典型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横切呈“同心圆”征,纵切呈“套筒”征,根据套叠发生的部位、套叠的直径及长度、肠壁的厚度来区分套叠是暂时性还是持续性。结论典型的“同心圆”征及“套筒”征有助于我们对肠套叠的诊断,但是暂时性的肠套叠多发生在小肠,具有套叠直径小、长度短、肠壁水肿不明显肠管蠕动好的特点,能够自发复位,不需要特殊治疗;而持续性肠套叠则需要及时的X线下空气灌肠或超声引导下水灌肠;高频超声在诊断肠套叠与分型及指导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出处 《医药前沿》 2018年9期
出版日期 2018年09月19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