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例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测结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2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所收治的52例肝硬化患者纳入本次研究,设为观察组,另取同期来院体检的5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抽取两组空腹静脉血,并检测其总胆汁酸、血清胆碱酯酶、清蛋白以及胆固醇水平,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胆汁酸水平更高,胆固醇、清蛋白以及血清胆碱酯指数更低,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分级不同的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可通过肝功能检测结果判断肝细胞损伤程度,二者具有密切关联,而肝功能各项指标均可用于评估肝硬化病情进展程度。
出处 《医药界》 2014年11期
关键词 肝功能检测 肝硬化 血清肝脏是人体重要脏器,担负着分解与合成物质的生理功能。在各类肝脏疾病中,肝硬化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属慢性肝病,主要以弥漫性以及进行性损害为表现,对患者肝脏正常功能造成不同程度影响。肝组织病理活检是肝硬化确诊的首选检测方法,同时也是肝硬化诊断的金标准,然而病理活检往往给患者造成难以耐受的痛苦,且具有局限性[1],因此临床多通过血液生化检测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基于此,本文研究分析了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旨在为临床提供一定指导和帮助。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所收治的52例肝硬化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20例 年龄31~62岁,平均年龄(51.4± 5.2)岁。根据Child-Pugh分级标准[2]将入组患者分为三种类型如下21例为ChildA级,13例为ChildB级,18例为ChildC级。另取同期来院体检的5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其中男30例,女20例 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52.0± 4.8)岁。两组年龄 性别等基线资料相近而无较大差异(P>0.05),数据具有可比性。1.2方法嘱患者于受检当日清晨保持空腹,抽取静脉血样进行检测,所用检测仪器为东芝TBA-4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所用试剂盒均为仪器配套产品。检测肝功能指标包括血清胆固醇(CHO) 清蛋白(ALB) 总胆汁酸(TBA)以及血清胆碱酯酶(CHE)。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 s)表示并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并应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肝硬化患者与健康对照者肝功能指标检测结果对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胆汁酸水平更高,胆固醇 清蛋白以及血清胆碱酯指数更低,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出版日期 2014年11月2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

来源期刊

医药界

相关关键词

肝功能检测 肝硬化 血清肝脏是人体重要脏器,担负着分解与合成物质的生理功能。在各类肝脏疾病中,肝硬化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属慢性肝病,主要以弥漫性以及进行性损害为表现,对患者肝脏正常功能造成不同程度影响。肝组织病理活检是肝硬化确诊的首选检测方法,同时也是肝硬化诊断的金标准,然而病理活检往往给患者造成难以耐受的痛苦,且具有局限性[1],因此临床多通过血液生化检测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基于此,本文研究分析了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旨在为临床提供一定指导和帮助。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所收治的52例肝硬化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20例 年龄31~62岁,平均年龄(51.4± 5.2)岁。根据Child-Pugh分级标准[2]将入组患者分为三种类型如下21例为ChildA级,13例为ChildB级,18例为ChildC级。另取同期来院体检的5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其中男30例,女20例 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52.0± 4.8)岁。两组年龄 性别等基线资料相近而无较大差异(P>0.05),数据具有可比性。1.2方法嘱患者于受检当日清晨保持空腹,抽取静脉血样进行检测,所用检测仪器为东芝TBA-4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所用试剂盒均为仪器配套产品。检测肝功能指标包括血清胆固醇(CHO) 清蛋白(ALB) 总胆汁酸(TBA)以及血清胆碱酯酶(CHE)。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 s)表示并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并应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肝硬化患者与健康对照者肝功能指标检测结果对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胆汁酸水平更高,胆固醇 清蛋白以及血清胆碱酯指数更低,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