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板带热轧工艺润滑剂的使用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中国铝加工业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建成了一条(1+3)式或(1+4)式热轧生产线,因此,从90年代起就可以不进口那么多罐料或少进口一些。据粗略统计,自1986年长江电工厂的中国首条全铝易拉罐生产线投产以来到2004年为止的19年内共进口罐料约2000kt,按2004年的平均进口价2400美元t计算,进口金额达48亿美元,可建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那样的(1+4)式热连轧线30条。当然,中国铝加工业的一批有识之士不是没有想到这一点,只是由于某些原因未建成。例如80年代后期渤海铝业有限公司与澳大利亚合资建的热连轧线即将正式签字,由于1989年众所周知的事件而作罢;90年代中期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与以色列的合资项目都已在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约,后由于合资方掌门人埃森伯格先生的去世而终止建设。这两个项目未建成的后果是使中国在热连轧方面的差距又拉长了约20年;增加了约40亿美元的罐料进口量;引爆了目前的热连轧线建设浪潮,导致生产能力形成过于集中。
出处 《建筑学研究前沿》 2018年4期
出版日期 2018年04月14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