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社会中的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职业技术人才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职业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课在不断的学习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社会需要,定位专业教育,不断加大实践教学,注重学生总体素质教育。在总体教学中注重合作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力求让职业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毕业后能有一技之长,在社会中迅速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达到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关键词信息社会职院计算机教学教学分析计算机专业培养的学生要能够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注重提高专业建设的质量,保证专业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同时专业要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发展、自我更新的能力,能够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招生就业市场、职业环境的剧烈变化。学生培养必须走专门化道路,要有一技之长,同时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有利于扩大学生的择业面和为其终身学习创造条件。笔者从事计算机教学多年,切身感受到一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与分析。一信息社会概述信息社会也称信息化社会,是脱离工业化社会以后,信息将起主要作用的社会。信息社会也常被称为知识社会,但两个概念的侧重略有不同。在知识社会,知识、创新成为社会的核心;相对于“信息社会”而言,信息社会的概念是建立在信息技术进步的基础之上。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所推动的信息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进入21世纪,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愈加深刻。世界经济发展进程加快,信息化、全球化、多极化发展的大趋势十分明显。信息化被称为推动现代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均衡器。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推动着全球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改变着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竞争格局。当今信息社会,计算机应用已经极为普遍。在现代社会,计算机已广泛应用到军事、科研、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成为信息社会不可缺少的好帮手。目前计算机正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计算机辅助教学正将计算机技术与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生物、音乐等各学科教学结合起来,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有趣的教学软件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而职业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将占据社会计算机人才需求的极大一部分。因此如何设置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做好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使职业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毕业后在社会有一定的竞争力和实战力至关重要。二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分析1、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设具有特色的专业性教育计算机专业是知识经济社会中最具有发展性的学科和信息时代最具活力的专业之一。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重点面向基层,能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硬件设计的开发和应用的高级技能型技术人才。其专业设置是以社会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更强调学生在计算机应用领域中的岗位操作技能,而不是计算机各学科的系统理论。社会需求为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提供定位的方向,职业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将是卒十会计算机人才需求的主要对象。但当今职业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仍有很多不足,并不能及时的适应社会需求。当今社会大量需求的是能够满足各行业专业化的人才,比如各机关、各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网络管理,大型企业的多媒体信息处理,广告影视行业的动画图形图像处理,以及其他一些行业所需要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所以职业院校应该针对社会需求,加强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大力培养。在专业的开设中,根据社会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计算机专业,加强计算机网络维护人才、计算机多媒体处理人才、机械制图人才的培养,加大专业的细分,强力定位专业方向。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是职业院校教育精神的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是指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以学生的能力拓展为中心、以学生的知识结构为中心开展实践教学。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就是要以提高技能为目标设计教学进程,提供支持服务。以学生的能力拓展为中心,就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强调给学生传授新技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技术拓展能力。职业院校教育也是一种就业学习,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必然以实践教学为途径。实践教学必须抓住技术发展的脉搏,紧随时代潮流,为学生提供最前沿的技术引导,使学生能够承受现代社会竞争的压力,适应技术进步、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提高自己对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2、给学生提供良好学习环境,深化学科的教学内容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方向是技术工人,是应用人才,教学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尽管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已经考虑了网络技术、信息管理、多媒体技术、辅助设计、维护与控制等模块,但实际上同一个岗位群、同一个就业层次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还是有差异的;再者,学生的潜质和兴趣也有差异。除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外,尽可能多地开设专业选修课,可望能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学校指定的选修课范围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特长和兴趣进行选修,在自己建构知识意义方面有了一定的自由空间。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扩大选修课的覆盖面。由于受到资源的制约,我们能开设的选修课很有限,如果能够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不仅可以扩大选修课的覆盖面,而且,有利于建构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和能够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多方面多层次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针对计算机专业的特点,举办各种技能大赛和设计大赛,成立各类活动小组,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职业学院教育实践活动,锻炼其实际工作能力。总之,信息社会以信息的生产和传播为基本特征,正在逐渐成为取代工业社会的新型社会形态,正在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因此也对计算机教学形成了挑战,表现在信息社会的发展对信息化人才形成了高标准要求、计算机教学的基本教育理念和教学思路老化、计算机教学的师资力量与基本设备不足等方面。应当通过树立以信息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计算机教学理念,实现对计算机师专项培育和知识更新等路径来回应信息社会对计算机教学的挑战。现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我国的职业学校也都在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这样职业院校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就具有很大的空间,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参考文献1孟强;郭宁;;信息社会中的高等院校计算机教学J;教育与职业;2011年17期2鲍丽薇,冯建华,胡事民,蔡莲红;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实践教学J;计算机教育;2005年05期
出处 《中国科技教育》 2013年4期
关键词
出版日期 2013年04月14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