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或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verterbralcompressioufractures,OVCFs)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0月~2012年4月,采用经椎弓根入路行PVP或PKP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椎体性压缩骨折对19例,其中,PVP组12例(14个椎体),PKP组7例(7个椎体)治疗。观察术前和术后VAS评分,术中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情况及术后椎体高度恢复情况。结果PVP手术患者12例,14个椎体,均采用双侧椎弓根入路注入骨水泥,平均量4.5ml,术前VAS评分8.40,术后VAS评分2.72,术后压缩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平均1.2mm,椎体前缘渗漏2例,椎间盘渗漏1例。PKP手术患者7例,7个椎体,采用单侧椎弓根入路注入骨水泥,平均量5.2ml,术前VAS评分8.12,术后VAS评分2.57,术后压缩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平均2.8mm,椎体前缘渗漏1例,无椎间盘渗漏。所有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没有出现椎管内渗漏及神经压迫症状。结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好发于年龄较大的老年人,骨折最常见于胸腰段椎体(T11、T12及L1),PVP及PKP手术在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显著疗效。经椎弓根入路手术风险较低,术后并发症少。在恢复椎体高度方面,PKP明显优于PVP。
作者 赵阳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医药前治》 2013年29期
出版日期 2013年12月2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