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提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提高学习者的自我监控能力,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是新课改的核心。今天,“学习型社会”的观念深入人心,培养“学习型人才”,我们需要关注一个重要的因素——自我监控。学习者的自我监控能力不仅是影响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关键性因素,而且也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关键词]自我监控心理中学生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充分发挥学习者主体作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目前课程改革倡导的就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方式。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其前提是提高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习者的自我监控能力。在自我监控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外部障碍,如周围的环境和学习氛围等,更重要的是要克服内心的阻力。这种内心阻力可能来自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严重的外部障碍引起的内部动机冲突;二是主体已经形成的心理定势,如懒惰、不良行为习惯等。如果不能有效地克服这些内心阻力,将会导致主体自我监控行为出现偏差。既然自我监控对学习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提高自我监控能力呢?下面我主要从上课分心这一例子谈谈我对此的简单看法......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2012年7月(下)
出版日期 2012年07月04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