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美术创作兴趣的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如果以成人的透视、比例等去要求儿童,儿童力不能及,必然会打击孩子的画兴。作为辅导教师,有必要蹲下来和孩子同一视平线,从孩子的角度去看事物的形象,看孩子画得是否真有道理,而不是武断的改这改那,有时成人看来“不完善”、“不正确”的,恰好是儿童天趣之所在。今天我们看到有些儿童缺乏兴趣,往往是成人过多干涉的结果。尊重孩子,爱护童心,是儿童画指导者应有的素养。儿童画指导者不仅是一位美术爱好家,也应是儿童心理学家。关键词:儿童思维表达能力指导儿童绘画创作,很重要的是要从儿童心理特征出发,教育儿童对美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应通过激发儿童对于美术的兴趣,培养儿童的形象思维,开发儿童智力,培养儿童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这个过程,重要的是儿童艺术创作的引路人要善于了解儿童,启发儿童对美的兴趣和感受,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尊重孩子神奇的幻想。童年是充满幻想的时代。好奇和幻想是儿童思维的特征,也是儿童心灵纯洁天真的表现。他们可以“异想天开”,弯弯的月亮挂在天上,孩子可以幻想在月亮上挂秋千摇荡;蝴蝶纷飞扑向孩子身上,说明我比花儿更美;不同国家的儿童可以用纸筒互相“打电话”。在成人看来似乎“荒诞不经”而对儿童说来,却是奥妙所在,因此,要指导儿童画,就要去发掘他们这种审美的奥妙。如老师要求孩子们创作一幅《救救大熊猫》的画。一个孩子在画面上画出一只大熊猫在哭,一群小朋友围了过来,有的送苹果、有的送香蕉,有的送巧克力。另一儿童异想天开,画了一个猪形的“扑满(储蓄罐)”,上面帖了红纸,写上“寄给大熊猫收”,还贴上一张邮票,真使人意想不到。发掘这种天真奇妙的创造力,首先要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神奇的幻想,从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看问题,就会在他们心灵中挖掘不尽的美的宝藏,画出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2012年1月(下)
出版日期 2012年11月2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