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陈出新的解形识字法——《快速识字字典》简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学习文化识字始。识字关过不了、过不好,就难以打好语文基础。如今,不少大学生母语水平低下,错别字多,已引起有识之士的忧虑。孰不知根子在下面,小学毕业生几乎从来没有人能够达到规定的要求:学会2500个常用字;甚至还有相当多的小学语文教师也未能达到这一要求。是不是应该归咎于汉字难教难学呢?答案是否定的。在汉代,"童子"必先学"六书"、学会9000字以上方可为吏,以后历代科举考试及公文用字都有严格要求,构成了光辉的民族文化的基石。现在有代表性的几种识字教学法虽也各具优点,却存在着共同的问题,未能突破"字形"这个难点。汉字是以形表意的文字。古代以解析字形人手,难点不难。现代连字典都不解释字形,教师查考无据,更从何讲起?每个字平均十画有余,靠数笔画,照猫画虎,死记硬描,焉能不难!徐州彭城大学杨洪清、朱新兰夫妇继承和发扬《说文解字》传统,将"六书"引入课堂,在六十年代即带出了中小学的"无错字班级";又经长期探索,创造出一套推陈出新的解形识字法,即以讲解字形为本,利用偏旁带字,形、音、义结合训释;并对现代汉字(包括简化字)字形逐一作出了解释,已被列为江苏省"九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他们编著的《快速识字字典》受到普遍欢迎。今分十讲简介要点,以期将识字教学改革引向一个新阶段。
作者 心言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保定学院学报》 1998年1期
出版日期 1998年01月1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