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处理之后……—非经常性损益如何影响上市公司业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对任一件商品来说,包装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得体的包装能够吸引更多的顾客,从这一角度来看,上市公司对财务报表进行适当的包装似乎无可厚非,但如果包装“力度”过大,完全失去了本来面目,则将对投资者形成误导,为了拧干上市公司业绩的“水份”,排除“天上皇掉馅饼”式的偶然性收益的包装,还公司业绩以本来面目,中国证监会规定从1999年七始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并说明扣除的项目和金额,这样,通过突击报表重组的上市公司就黔驴技穷,真实业绩一览无余,投资者就可以比较容易地辨别公司业绩是“结实”还是“虚胖”,可以准确判断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从而对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树立正确的市场投资理念,培养良好的投资氛围都将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细致分析和准确评介“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得润的影响是相当必要的。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上市公司》 2000年8期
出版日期 2000年08月18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