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合幻觉:对美国正畸医师的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目的:1976年,Marbach将术语咬合幻觉定义为患者自我感知到不规律的咬合,但临床医师却不能发现任何咬合差异的情况。通常情况下,此类患者以前有过改变咬合的治疗经历,对咬合超敏,以及长久抱怨咬合的不适,但往往并不伴有疼痛。存在咬合幻觉的患者往往会经过漫长的、昂贵的、不可逆的、侵入性的以及不必要的治疗手段以试图解决这些症状。本研究的目标是:①了解正畸医师对咬合幻觉及其相关症状和体征的了解:②确定治疗该症状的最常见的方法;③确定地区差异或执医经验的长短是否影响上述因素:④确定咬合幻觉患者的性别特征。方法:该研究采用SurveyMonkey软件电子管理进行了14项调查。根据美国正畸学会(AAO)的医师信息目录,我们通过电子邮件招募了4124名正畸医师参加该项调查,其中337人完成这项调查。结果:在回应的正畸医师中,大约有50%的医师不熟悉“咬合幻觉”这项术语。然而,有许多正畸医师报道说见到过抱怨咬合幻觉的患者。人口地区差异,例如执业的区域和执业的时间长短并不影响对此类症状及其治疗方法的熟悉程度。结论:正畸医师需要提高对咬合幻觉这种症状的认识,并为该类患者提供适当的治疗。
机构地区 不详
出版日期 2014年01月1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