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心更有何心——谈宝顶山摩岩造像心法要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大足石刻”诞生于9至13世纪。1999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宝顶山摩岩造像是其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极具代表性的一处,建于1174—1252年间,主持者赵智凤属密宗僧侣。其佛学思想是以金刚界义理为法统,同时兼融显教主要义理,儒家伦理,理学心性,道家方术,涉世重人伦,修持重心法。造像本于经而不泥于经,自成系统。大足石刻表现心法明显而集中者有:一、“六道轮回图”以大量的文字和图像表述“六趣唯心”、“贪爱作业”、“生死轮回”等沉重的生死命题,使人感知“心”的存在和作用之巨大。二、“缚心猿锁六耗图”,揭示“天堂及地狱,一切由心造”,要求“牢缚心猿脚,壮锁六贼根”使六根清净,“莫染一物”,“戒心以律”,明白“净心即佛”令人了识自心。三、“牧牛图”,以牛喻心,以牧人喻修行者,以驯牛喻调伏心意的过程。四、“祖师颂与维摩殿”祖师颂“一二三三,四五六六,心日心心,大事足足”是对密宗心法高度抽像,极度概括的表述。宝顶造像心法从摩维诘到赵智凤可谓是法脉相通,圆融各宗,自成一统。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佛学研究》 2005年1期
出版日期 2005年01月1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