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咖”青年与城市公共空间建构——以北京奇遇花园咖啡馆和科学松鼠会为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怪咖”与“罗莉”、“御姐”、“宅男宅女”一样,是青年人网络互动常用的空间符号,意指Geek(极客)、“怪蜀黍”等某类新奇古怪、特立独行、有主张有趣味有创意的人。通过对“怪咖”们共同行为特征的分析,了解他们是如何从别具个性的个体凝合为彼此认同的群体、如何在社会交往中建构身份认同以及如何进行青年人多元公共空间构建的。网络与现实生活的交错互动,实现了“怪咖”群体的空间生产与身份再建构。“翻墙”、Twitter等类同的互联网工具,“推友”、“G(geek)友”聚会,以及各种有趣的活动,共同建构着“怪咖”们的交往身份与互动空间。与此同时,“怪咖”们又通过地理实体空间、网络虚拟空间等介质,建构了以交流分享、大众传播为主功能的公共空间,以别具特色的主题聚合人群、划分群界。通过奇遇花园咖啡馆与科学松鼠会两大青年群体的经验研究,阐述“怪咖”群体建构公共空间的动力、方式与过程。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青年探索》 2012年4期
出版日期 2012年04月14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