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悬念”的含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悬念”是科普教育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常称“卖关子”。它的作用在于把科普时最重要的内容,通过场面设计、事件铺垫或矛盾冲突,先在前面或蜻蜓点水般地、或拐弯抹角地来个揭示和点拨,在读者、听众、心中悬下疑团,诱发受教育跟着授教者的思路走下去,来激起受教者的好奇心,有着“吊味口”、满足好奇心的奇特功效。这便是清人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引傅夏器之语所言明的“文章不拘奇正,只要英发出色、丰满光亮,始能千万人中夺主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科学大众:中学生》 1994年5期
出版日期 1994年05月15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